載沣年少承襲醇親王爵,一路官運亨通,20歲就監國攝政,又貴為宣統帝之生父,可謂是手握王爵,口含天憲。但載沣生在風雨飄零、激烈動蕩的清朝末年,在執政的三年裡,載沣多災多難。這三年,是其一生最遭難的時期。清朝皇族中很多人認為載沣庸碌無能,隻是一個窩囊書生,毫無政治才能,不配做攝政王,大清的江山斷送在他們兄弟父子手中。
清廷倒台的曆史責任,非載沣一人能承擔。面對清皇室氣數已盡、回天乏術的局面,即使是一位資質甚佳、政治經驗老到的政治家也很難力挽狂瀾,更别說從政曆練不足、缺乏魄力、能力有限的載沣。在晚清這種急劇嬗變的複雜環境中,載沣雖不能挽救清廷倒台的命運,但也能迅速看清形勢,較識時務。載沣辭去攝政王之職,從此不再過問政治,不參與遺老遺少的複辟活動。載沣所追求的是一世無憂、恬靜安逸的普通人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