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時候,老人們總會用五彩絲線編一些好看的手繩,給調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還會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據說是辟邪驅毒的。
端午節的由來直到現在還是衆說紛纭,有紀念伍子胥說,亦有紀念孝女曹娥說等等。但一直被廣泛盛傳并最被廣泛認同的是紀念屈原說。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粽子,關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莫過于祭奠投身汨羅的偉大詩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應該帶着一股濃重的悲情色彩。
端午節含蓄蘊藉,内斂而不事張揚。它沒有磅礴的氣勢,也沒有宏大的場景,一切都是那麼平緩而舒坦。每家每戶獨自為節日的喜慶而忙碌。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故鄉的端午節,浸透着一種濃濃的鄉親、親情。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老家過端午節,會像過年一樣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還要蒸糖三角煮鹹鴨蛋.…..記憶中,那時條件好的人家還會到集市上稱幾斤肉,買上幾條魚,做上幾個下酒菜,犒勞一下剛剛忙碌完麥收的自己。
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