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戰國時期開始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上古百越先民創立用于祭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将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曆史人物紀念内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産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