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菜是整個遼東地區飲食文化的統稱。彙集東北各地的飲食特點,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手法,造就了脍炙人口的東北菜。在東北菜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一道道,富有東北味又讓人十指大開的著名菜色。
酸菜豬肉炖粉條
東北人愛吃炖菜,東北高棵大白菜腌漬的酸菜切成的火柴梗子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則易熟耐煮,出鍋黃白鮮亮用筷子挑起簡直是春柳倒挂。用殺豬時煮肉和骨頭的老湯,放入爆炒過的五花肉文火炖出的豬肉酸菜粉條子,可口的香氣繞屋脊!
地三鮮
我國民間曆來有立夏之日嘗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的習慣。說起這地三鮮,指的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苋菜、元麥和蠶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鮮嫩。到了長春,地三鮮成了當地的名菜。現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三鮮。這可是地地道道的東北菜。
鹹魚餅子
鹹魚餅子從當地農村流入城市,現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陳年的苞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
白菜凍豆腐氽白肉
炖好的五花肉,加白菜和凍豆腐,加炖五花肉用的高湯,給糖鹽雞精,一點點蚝油,炖出來的。
得莫利炖活魚
哈爾濱郊區靠着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裡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裡江裡撈上來的鯉魚炖在一起吃是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後來菜的做法不胫而走,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
殺豬菜
過年了,村裡一戶人家殺了頭豬,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麼吃?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裡煮了過油,然後和酸菜、血腸一起炖。農村裡竈膛火映着大娘的臉,鍋裡放了姜蒜的炖菜煮得咕嘟,咕嘟響。
東北冷菜
冷菜是東北大拉皮、醬牛肉和川菠涼菜。東北大拉皮有點像粉皮,比粉皮有彈性,用土豆粉和綠豆粉做的,和黃瓜絲、胡蘿蔔絲拌在一起,拌以特制的調料,酸中帶點微辣,爽口;醬牛肉的肉很松,選用的是三角肉,上面蓋着一點蒜泥和辣椒末,如果覺得太淡,可以倒點醬油蘸着吃。
鍋包肉
鍋包肉是東北的溜肉段衍生出來的一道菜,隻不過現在是肉片,外面包着用土豆做的澱粉,放在油裡炸,所以又叫“鍋爆肉”,外脆、酸甜,裡面的肉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