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曆史功績來看,李世民與李隆基不分伯仲,然李隆基緻使唐王朝的衰敗,由此看來,李世民更厲害。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侯大将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内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谏,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隆基,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重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東都洛陽。生性英明果斷,知曉音律,儀表雄偉俊麗。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曆任衛尉少卿、潞州别駕。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于政事,從各方面采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緻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于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于金粟山,名為泰陵。廟号玄宗,又因其谥号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号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