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140年最熱的6月 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140年最熱的6月 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18 19:45:50

  近日,一篇報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那就是我們剛剛度過了140年來最熱的6月,而據介紹引起高溫天氣的原因跟全球氣候變暖有關,那麼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這個140年來最熱的6月吧!

  140年來最熱的6月

  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19年6月是歐洲、南美洲和非洲有曆史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西歐和中歐的部分國家和地區日平均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10℃。6月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氣溫均達到曆史最高水平,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歐洲6月出現高溫天氣的頻率是100年前的至少10倍。

  6月氣溫最高的10年裡,有9年出現在2010年以後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的全球氣候報告顯示,20世紀全球6月平均氣溫為15.5℃,而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比這一數字高0.9,同時也是連續第414個比20世紀同月平均氣溫高的月份。在過去140年間,6月氣溫最高的10個年頭中,有9年出現在2010年以後。

  今年6月末,歐洲西部和中部地區經曆了一場短暫但破曆史紀錄的熱浪,日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高出10℃。巴芬島、西伯利亞北部和南極洲部分地區的氣溫明顯高于平均水平。氣溫明顯高于常年的地區還包括格陵蘭島、阿拉斯加、南美洲部分地區、非洲和亞洲。印度和巴基斯坦在6月初、季風開始之前經曆了一場嚴重的熱浪。

  沒有任何一個陸地或者海洋低于同期6月最低值

  亞洲、非洲、南美洲、北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打破紀錄的高溫天氣。沒有任何一個陸地或海洋區域6月氣溫低于曆史同期最低值。

  據世界氣象組織介紹,北半球變暖速度在加快。高溫幹旱的天氣使得海冰範圍縮小,森林幹涸且更易燃。而全球海表平均溫度20世紀為16℃,今年6月比20世紀同月平均值高0.81℃,與2016年所創最高溫度紀錄持平。同時,今年6月份的北極海冰面積,位列6月有曆史記錄以來第二小;南極海冰面積為有記錄以來最小,比1981年至2010年同月平均值減少8.5%。

  高溫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

  《今日美國》的報道稱,科學家認為,這些創紀錄的高溫與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有關。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氣候科學家邁克爾·曼接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也表示:“我們在最近的研究中表明,不考慮人為引起的全球變暖,就無法解釋近年來我們所看到的創紀錄高溫。如果我們繼續燃燒化石燃料并使地球變暖,那些極端高溫不僅會持續下去,而且還會惡化。”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氣候與環境變化的斯蒂芬·哈裡森教授說,最新全球溫度記錄提供證據顯示,地球大氣所積累的碳排放正在破壞氣候系統穩定,速度超出科學界預期。在他看來,南極海冰快速消融是溫室氣體加速影響氣候的一個例證。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近日也發布報告說,正在席卷美國和歐洲等地的熱浪今後可能會更加頻繁,如果不采取措施減少碳排放,美國每年體感溫度超過40.6攝氏度的天數到本世紀中葉将增加至24天,是現在的4倍多;本世紀末将增加至40天,是現在的8倍。

  相關閱讀:全球氣候變暖是什麼?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于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緻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緻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燒時會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緻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

  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态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陸地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大陸氣溫升高,與海洋溫差變小,近而造成了空氣流動減慢,霧霾無法短時間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霧霾天氣增多,影響人類健康。汽車限行,暫停生産等措施隻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氣候變暖和霧霾污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