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平之戰,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争。
2、秦、趙兩國因争奪上黨,而爆發大規模的戰争。從秦國出兵使韓國割讓上黨到秦國獲勝,耗時三年。而長平之戰僅僅持續了5個月,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占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3、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數戰連勝,緻使趙軍損失慘重,戰場上的局面對趙國極其不利。趙王由于戰争接連失利,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再加上廉頗固守不戰使趙國蒙羞。秦見趙國固守不戰,便派間諜散布廉頗投降的謠言并揚言秦不怕廉頗,怕的是趙奢(曾大敗秦國)之子趙括。于是趙王不聽虞卿和蔺相如等的谏言,執意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将吏,組織進攻。秦國暗中任命名将白起為統帥,白起針對趙括急于求勝的弱點,采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切斷趙軍糧道,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争的勝利。
4、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見戰國曆史分期)。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5、2020年7月15日山西高平發現疑似長平之戰屍骨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