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瓷常常應用于碗盤,大多數人對于瓷器的了解也僅僅止于青花瓷以及碗盤常用的骨瓷。在瓷器中也有着許多不同的種類,羊脂玉瓷和骨瓷又有什麼差别?
那麼,本期德化瓷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羊脂玉瓷—即德化窯白瓷,既不同于唐、宋時期的北方白窯,也不同于景德鎮青白瓷。德化窯四鄰生産瓷土,質較軟,含鐵量比較低,而含鉀量高,和這種原料燒制而成的器具,釉色潔白滋潤,似凝脂,如美玉。在陽光照射下,呈半透明豬油狀,隐現粉紅或者乳白色澤,故稱“羊脂玉”。
俗稱“象牙白”,銷往歐洲後,被法國人稱為“瓷壇明珠”。質地、光澤近似軟玉中之極品——羊脂白玉顧名羊脂玉瓷。羊脂玉瓷燒制難度很高,工藝複雜。通常情況下,在燒制多件中才能出一件成品,大型成品的合格率更低。
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藝與極低的成品率,彰顯極品羊脂玉瓷稀缺性與珍貴性。它不但象征着“仁、義、智、勇、潔”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貴、吉祥、溫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強盛的唐帝國被作為貢品名滿天下,到清朝時期,羊脂玉瓷可謂登峰造極,成為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的一點。
骨瓷是于1794年由英國人發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動物骨灰(以牛骨粉為佳)而得名。骨瓷的兩個基本特征是區别骨瓷與其它瓷器之間的本質依據。特征一:骨炭含量36%以上(國家标準);特征二:經過二次燒制而成(素燒,釉燒)。
瓷質細膩通透,器型美觀典雅,彩面潤澤如玉,花面多姿多彩。制作骨質瓷主要使用氧化鈣成份,骨質瓷花面裝飾與釉面熔為一體,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鉛與镉,可稱的上是“綠色環保瓷器”,長期使用對人體健康有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