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曆史久遠的國家,有非常多有趣的民間故事,在小時候就經常能了解到八仙何仙姑的一些傳說,作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是更加的容易令大家所銘記的,而何仙姑的傳說你了解嗎?是怎麼樣成仙的呢?本期民間故事為你揭秘。
吃桃成仙
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廣州增城縣小樓區新桂鄉人,唐武則天某年夏曆三月初七出生。是增城縣以做豆腐為業得何泰之女兒,十三歲時在入山采茶時遇見一位道士。道士給她吃了一個桃子,從此不饑不渴,洞知世事休咎,後于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10)白日登仙。
吃雲母成仙
何仙姑,本名何秀姑,唐武則天某年夏曆三月初七出生。是廣州增城縣小樓區新桂鄉以做豆腐為業的何泰的女兒,秀姑自小聰明伶俐,十四歲時幸遇雲遊到此的呂洞賓。呂給她吃了一些雲母片,從此能知人間禍福,并常去羅浮山裡訪仙。後父母為她找了個姓馮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于中宗景龍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門前的水井。投井時隻穿着一隻鞋,還有一隻鞋留在井台上。此後,她從福建莆田的江河裡漂出來,原來那井與河是相通的。在當時傳為奇案,遂有秀姑已經“登仙”的傳說。
仙姑還在代宗大曆年間(766-779)現形于故鄉小樓,有人看見她在西園寺一棵荔枝樹下乘涼,把綠綢腰帶挂在樹上。如今此地稱“挂綠園”,而這棵荔枝所結的果實均有一條綠色彩帶,即增城着名的“挂綠荔枝”。關于這棵奇樹,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及《增城縣志》均有記載。後來人們在小樓建了一座何仙姑家廟,此廟至今尚存,大門上有一副對聯:“千年履迹遺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
羅浮山采楊梅
廣州有何二娘,以織鞋為業,二十歲那年突然去羅浮山寺,常為寺衆采楊梅充齋,但羅浮山并無楊梅,故僧衆都不知這些楊梅從何而來。羅浮山北四百裡外,有循州山寺,寺前有楊梅樹,大數十圍。有一次循州寺僧來羅浮山,談起某月某日有仙女到他們寺前采梅,羅浮寺僧一聽,正是何二娘采梅充齋之日,于是遠近都知道她是“仙女”了。唐開元(713-741)中,敕命黃門使往廣州訪求何二娘,得之,但她卻在随黃門使赴京途中突然失蹤,從此絕迹人間。其後也有學者猜測這個何二娘就是增城的何仙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