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中國的曆史有着上下五千年之說,但是對于現在的大多數人來說,了解得更多的往往是後面五千年的曆史,但是遠古時期的曆史上了解的人并不多,今天我們就要介紹處于這上下五千年曆史的銜接段的紅山文化,看紅山文化距今多少年?五千還是六千年。
紅山文化是位于遼甯西部、内蒙古東部起始于公元五千多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主要分布在東北西部熱河地區(今河北北部、遼甯西部、内蒙古東南部大淩河與西遼河上遊。)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于1921年。1935年對熱河省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
70年代末在遼西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并對遼甯淩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3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宣布将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淩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裡,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态初期處于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經濟形态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并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征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紅山文化年代經碳14測定約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體為5500年前。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
在石器中煙葉形、草履形的石耜、桂葉形雙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農耕工具,還有磨制和打制的雙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鋤、石磨盤、石磨棒和石镞等。細石器工具發達,細石器中的刮削器、石刃、石镞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藝精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