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民族故事:苗族關于龍的傳說

民族故事:苗族關于龍的傳說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9-12 23:02:09

  龍對于中華各個民族來說,都是一種權利和身份高上的象征。尤其是在漢族,龍是權利最高的代表。因此在古代人們習慣把皇帝的位置稱為龍椅,把皇帝的衣服稱為龍袍,而把皇帝日常的喜怒哀樂成為龍顔,而苗族文化中,對于龍的尊重并不亞于漢族。而且還有一個很美的傳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苗族文化吧!

  苗族,作為中華56個民族中的一員,對龍的崇拜并不亞于漢族,苗族人民對龍有着許許多多美麗的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旱災。河水斷流了,水井幹涸了,田土絕收了,山上的樹木全死了,很多人因為沒水可喝也相繼死去。為了找水,為了拯救這些無助的村民和這片幹涸的土地,人們四處找水。雖然,曆盡了千難萬苦,但天照樣幹,地照樣渴,人們照樣沒有水喝……

  村子裡有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母親70多歲了,雖已白發蒼蒼,卻心地善良;兒子20出頭,為人正直勤勞勇敢,但還未談婚論嫁。兒子很孝敬母親,母親也十分疼愛兒子。看見人們焦急地四處找水,母親便對兒子說:“兒子,你也出去找水吧。”兒子說:“我去找水,誰來照顧你啊,要知道找水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母親說:“為了找到水,為了讓鄉親們得救,你應該出去找水,隻要找到水,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在母親的極力勸說下,兒子含着熱淚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親,踏上了找水的艱難路程。他不畏山高路陡,不顧雜草叢生和荊棘滿地,找啊找。幾天過去了,盡管他精疲力竭仍然一無所獲。有一天,他來到了一座險峻的山峰,剛坐下來稍稍休息。

  忽然,他看見不遠的一處懸崖峭壁下有一叢十分茂盛的青草。他想,天這麼旱,山上的草木幾乎枯死了,為什麼這草如此的茂盛?他斷定這裡一定有水源。于是他艱難地爬了過去,用力把那蓬草拔了出來。頓時,奇迹出現了。一股清泉噴湧而出,并且越流越湧。泉水流過了山崗,流過了田野,流進了村民的心田。

  村民們得救了,大片幹涸的土地又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原來,這股清泉是龍潭的泉眼,龍王就盤踞在這崇山峻嶺之中。因為這位年輕人把龍潭的水給放了,因而得罪了龍王,龍王要懲罰他,要他變成一條永遠臣服于龍王的龍。于是,這個年輕人回到家後,晝夜不思油鹽,隻想喝水,并且水量驚人。

  他年邁的母親每天為他端水,開始用小碗、大碗,後來用小桶、大桶;再後來,幹脆扶着他來到村邊的井口,小井喝幹了喝大井,大井喝幹了就來到了清水江邊。就這樣,他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刮風下雨地喝水。一個漆黑的夜晚,瓢潑的大雨下過不停,一聲炸雷過後,這位年輕人突然變成一條青龍躍向了江心……

  這位年輕人走了,他的母親很傷心,她哭啊哭,哭腫了雙眼。因為她的兒子是為大家而死的,因此大家都來照顧她,讓她度過晚年,為她養老送終。同時,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年輕人自發地來到江邊為他磕頭燒香、感激他的大恩大德。據說,現在台江的施洞、老屯一帶每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五日的“龍舟節”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年輕人。

  由此看來,苗族人民對龍的崇拜有着較深的曆史淵源。對苗族來說,龍除了具有一種至高無上的神的力量以外,還是一種精神源泉,一種圖騰和信仰,更是一種喜慶和吉祥。雖然,苗族沒有像漢族那樣,把龍當成統治階級的最高統治者,但同樣把它當成崇拜的偶像。

  關于這點,從苗族青年遊方對歌的歌謠中可以得到印證:“回家了阿妹,明晚來相會,莫要等你像條龍,等得人心亂哄哄”、“等你等得好心焦,好像等得龍一條……”等就足以證明,龍在苗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的确,台江當地的苗族,對龍是相當崇拜的,除了農曆五月二十五的“龍舟節”以外,還有台拱一帶正月元宵的“玩龍燈”以及遍及台江的“接龍”習俗和老人死後安埋要選“龍脈”等無不充滿着對龍的圖騰與崇拜。

  總之,龍是苗族人民心目中聖潔的“神”。我們常說“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說,苗族關于龍的傳說,關于龍的文化遺産,也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