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及其典故由來

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及其典故由來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9-09 10:45:01

  每一個人的出生就如同一塊沒有被發現的玉一樣,可能在别人的眼裡,就是一塊石頭而已,并沒有什麼特别,但是如果認真去培養,像玉一樣的去雕刻,一定會成大器。在玉文化中,有一句:玉不琢不成器。是什麼意思呢?

  謂玉不加工,不成器皿。後以喻人不經過培養﹑鍛煉,不能成材。

  從前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裡找到了一塊還沒有琢磨過的玉石,于是他便把這玉石呈現給當時的楚厲王。沒想到,宮裡的玉匠竟說這隻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一生氣,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

  厲王死後,武王繼位,卞和又将這玉石獻給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運。卞和失望的抱着石頭,在山腳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後知道了這件事,便将卞和請進宮來,命令玉匠把這塊石頭好好打造一下,發現果然是一塊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為和氏璧。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一塊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顯現出它的價值,所以人類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原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

  玉石不經過琢磨,就不能用來做器物。比喻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衆,都把教育當作首要的事情。《說命》中說:”自始自終想着學習。“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會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導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說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