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的來源衆說紛纭,主要有北來說、南來說、東來說和雲南土著說等,學術界比較一緻的看法是北來說。據漢文和彜文曆史資料記載,彜族先民與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關系,彜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初期,彜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大約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兩個區域。在這些地區居住着稱為“邛都”、“昆明”、“勞浸”“靡莫”和“滇”等從事農業或遊牧的部落。根據彜族的曆史傳說,其祖先在遠古時代居住在“邛之鹵”,後來才南下到“諾以”、“曲以”兩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甯河流域)。
大約在公元3世紀以後,彜族的先民已經從安甯河流域、金沙江兩岸、雲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漸擴展到滇東北、滇南、黔西北及廣西西北部。由于彜族先民定居西南後,曾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後裔就有許多成為了今天的彜族。貴州古彜文典籍《西南彜志》中就有許多關于“濮變彜”的記載。同時,古代彜族居住的地區,又分布着彜語支的其他許多部落。因此,彜族在曆史上的名稱十分複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