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州觀前街:少不了小吃的地方

蘇州觀前街:少不了小吃的地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15 18:20:42

  觀前街因其地處玄妙觀前而得名。

  它的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曆史,一直以彙集稻香村、乾泰祥、黃天源等多家名優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滿天下。

  對蘇州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蘇州觀前街吧!

  地處碧鳳坊--太監弄的美食街更是以蘇幫美食譽滿江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妙觀,以其豐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着國内外遊客。

  觀前街地處蘇州古城中心,占地0.52平方千米,區域内商業繁榮,名店雲集,古迹衆多,在蘇州“東園西區,古城居中,一體兩翼”的現代城市建設格局中具有無可取代的中心作用。

  名稱來曆玄妙觀在宋代名天慶觀,故街名天慶觀前。因觀内遍栽桃樹,花時燦若雲錦,所以又名碎錦街。到元代天慶觀改名玄妙觀,街名随即改為玄妙觀前,後又演化為觀前街。

  曆史這是一座有着1300年曆史的恢宏道教建築群,主殿是九開間的重檐歇山頂的三清殿,還有其他十多座殿宇,南面正山門前的長街就是觀前街。店招林立,商販和百戲雜陳,是玄妙觀臃腫的舊日景觀。東起醋坊橋,西至察院場,連同小公園附近,幾百家各類商店充斥其間,還有夜市的攤點,即便在原始天尊的像前,也充滿了雜沓的商品氣息和喧嚣的叫賣聲,空氣污濁不堪。

  改造玄妙觀的整修帶來了觀前街的改造。正山門前宮巷口矗立起一座石牌坊,環抱出了一片小廣場,高峻恢宏的三清殿突出在四周林立的高樓之中,恢複了宗教場應有的神聖與莊嚴。參天大樹灑在露台和護欄上的一片濃綠,過濾和澄靜了四周喧鬧的氣氛。山門前的廣場和東西走向的長街,舒展、開闊、平整,一掃狹窄馬路的陳舊格局,并且不再通行車輛,成了步行街。兩旁仿古建築的商店,将古典風格與現代商業文明交合,“觀前”面目一新了。

  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缺少濃厚的文化氛圍,城隍廟道路的過于繁複,也淡化了文化的主體位置;南京的夫子廟,因為孔廟的局促和廣場的狹小,而無法有深遠的氣象。惟有“觀前”,脫去了塵埃過重的外衣,将它的主體玄妙觀烘托于商業文化的世俗氛圍之上,以其深厚的曆史、蘊含的古典精神和人文氣息,壓住了充斥其間的市井氣。

  沒有玄妙觀或者縮小玄妙觀的文化主體,就如同重立一個百貨大市場,而不是再現玄妙觀的輝煌。商業氣氛的雜沓和紛繁,遮蔽或淹沒了人文景觀,它就隻有塵俗而少了文化意味。隻有人文和自然景觀,缺少與之相适應的商業文化色彩,那也僅僅隻是一個孤立的景點,而不是有着厚重人氣的鬧市中心。新“觀前”是一種文化啟示。沒有文化主體的輝煌即使有更勝一籌的商業繁華,也依然不是蘇州。

  這就是“觀前”,這就是蘇州韻味。

  拓寬改建老觀前街觀前街曾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拓寬改建。解放後,政府又多次進行擴建整治,先為小方石路面,後為瀝青路面,使街寬逐步增至9-13米,兩旁種植懸鈴木,隔路樹臂幾可連接,暑天行走十分蔭涼。“1982年6月,觀前街改為步行街,人們可以安步當車,賞心悅目地觀賞街景。此後又開辟了夜市,每當夜幕降臨,觀前街上亮起串串珍珠般的電燈,沿街兩側逶迤成”龍“.攤位上,服裝裙衫、頭花首飾、鞋帽巾襪、果品食物、盆景藝品、玻璃器皿等等應有盡有,果真是人山人海、熱氣騰騰,繪出了一幅繁華觀前夜遊圖。

  名店名吃太湖三白蘇州在曆史上是一個消費型城市。因此,自古多美食與美食家。而觀前街作為蘇州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理所當然地雲集了許許多多的名店、名品。單吃食一項,讓老蘇州如數家珍的有名店家、特色食品便有:

  太湖三白陸稿薦的醬鴨、醬肉、醬蹄筋;生春陽的火腿;采芝齋的粽子糖、蘇式瓜子;稻香村的麻酥糖、果酥、蘇式月餅、滋養餅幹;葉受和的甯式糕點、嬰兒奶糕;黃天源的豬油糕、黃松糕;文魁齋的止咳梨膏;觀振興的油氽緊酵饅頭;松鶴樓的鹵鴨面、陽春面;綠楊的雞湯馄饨、緊酵饅頭;廣南居的廣式宵夜;廣州食品公司的冷飲、廣式月餅、西式奶油裱花蛋糕、面包等等。

  這些名店名吃不僅讓蘇州人的日子,過得象品茗一樣有滋有味,同時也體現着蘇州飲食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特色。當然,随着曆史的進程,名店名吃也呈現出此消彼長的發展規律。一些老的消失了,一些新的如肯德基、必勝客,則随着我國的對外開放,在觀前街落地生根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