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年味是從臘腸開始,那麼一進入臘月,好多地方的朋友們都開始張羅制作臘腸;不管是四川的臘腸、湖南臘腸、廣式臘腸等等,臘腸大概就是中國最富有節日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食物之一。
并且發展至今,除了臘腸之外,還有臘魚、臘鴨等等各種各樣的臘貨都随着而來。似乎現在過新年如果沒有臘貨,沒有制作臘貨這種熱鬧的場景,那真是就是沒有“年味”了。
而說起臘腸,不知道大家日常都是怎麼食用的?是炒是蒸還是煮着吃呢?臘腸一般都是風幹或者煙熏後制作而成,吃起來口感應該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軟硬适中,口感勁道,越吃越上瘾。但好多朋友想象中的臘腸是非常好吃的,而一到實際自己制作的是時候,卻不盡如意,吃起來又幹又硬。
這馬山就臨近年關了,春節将至,少不了要準備一桌豐盛的飯菜招待親朋好友。那這個時候制作好的臘腸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最好吃?招待朋友既有面還上檔次?今天小廚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臘腸美味的吃法。
臘腸到底是蒸還是煮? 其實臘腸蒸、煮都是可以的,烹饪方式其實也都是根據各自家庭長期食用的習慣而定,隻是覺得這樣吃習慣了,猛一下換種方式制作,口味和口感一時間接受不了。那麼蒸臘腸和煮臘腸哪種更好吃,我們今天就分别制作一下,對比兩種方式到底哪種更好吃?
食材準備:臘腸10根、清水
1、臘腸一般都是煙熏或者自然風幹制作的,所以外面的腸衣比較髒,吃之前一定要用水沖洗幹淨;最好是用溫水,這樣表面的油脂會清洗的比較幹淨,吃起來更健康衛生。
其實有好多朋友吃臘腸之前是不洗的,這一步一定不能忽略;臘腸即使是密封包裝的,那也是在制作好之後再密封上的,所以最好是用溫水清洗一下,去掉表面的雜質,這樣吃起來不僅衛生,口感也會提高一些。
2、下面我們就分别用兩種方法制作臘腸。
①、煮臘腸:鍋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最好沒過臘腸;蓋上蓋子大火先燒開後,轉中小火再煮20分鐘左右,關火後焖2分鐘即可;取出後斜着切成薄片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②、蒸臘腸:另外幾根臘腸,我們直接放入到蒸鍋裡面;蒸的時候水量一定要一次性加入,中間盡量不要掀鍋,這樣可以保證臘味更濃郁。冷水上鍋蒸,一般蒸20-30分鐘即可。時間根據臘腸的粗細靈活調整。但一定不要蒸太久,不然蒸出來的臘腸就會又幹又硬。
3、兩種臘腸制作好之後,我們可以放在一起對比食用。臘腸一般比較鹹,所以在食用的是可以再搭配制作一碗比較清淡的湯搭配食用,吃起來不會發膩。
4、兩種臘腸品嘗完對比之後,其中:
煮好的臘腸:整個臘腸泡在水裡面炖煮,整個是臘腸裡面的臘味,多少會有一部分分解到湯汁裡面,所以吃起來口感比較淡,而且跟水一起炖煮,臘腸外面的腸衣很容易受熱破裂,這個時候裡面的臘肉浸泡在水裡,很容易散開,所以臘腸的口感也比較松散,口感也更軟嫩彈性嚼勁比較差。
蒸好的臘腸:冷水上鍋蒸的臘腸,随着溫度的慢慢升高,臘味的口感會更加濃郁,并且擱水蒸出來的臘腸因為不直接和水接觸,所以口感也比較緊緻,吹起來更有嚼勁,并且是越嚼越香。所以如果喜歡吃口感勁道的臘腸,建議蒸着吃。喜歡吃口感軟嫩的臘腸,建議煮着吃。
其實不管是蒸着吃還是煮着吃,除了依照個人口味制作臘腸之外,關鍵的是還有一點,臘腸本身就是經過長時間風幹後制作出來的,這個時候臘腸本身的水分基本就沒有了。遇果再遇到陳年保存比較好且沒有變質的臘腸,那麼臘腸會變得更幹更硬。如果是一味的蒸,那臘腸吃起來就味同嚼蠟,又鹹又咬不動。
并且不同風味的臘腸,烹饪方式也比較講究的。像川味臘腸在制作的時候,由于放的鹽比較多一些,因此在吃的時候最好建議是煮着吃,這樣在炖煮的時候,可以把臘腸裡面的鹽分煮出來一些,吃起來口感才不會過鹹。同時可以搭配一些蘿蔔、青菜等等一起炖煮,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而像廣味臘腸,口感相對比較偏甜,這個時候就推薦蒸着吃,吃起來口感會更好一些。
分享一道——臘腸炒荷蘭豆
需要食材:荷蘭豆、廣式臘腸、食鹽、大蒜
1、荷蘭豆吃起來口感爽脆,搭配口感較膩的臘腸再合适不過。首先把荷蘭豆兩頭摘幹淨,洗淨之後控幹水分備用。
2、準備一根廣式臘腸,用溫水把表面清洗幹淨後,斜着切成薄片;然後再準備少許的蒜片備用;
3、起鍋燒油,油可以少放一些,因為煸炒臘腸的時候會出一部分油脂,放在太多吃起來口感發膩;油溫7成熱,先放入臘腸煸炒;
4、小火慢炒,把臘腸油脂炒出來之後,放入蒜片炒出香味;然後把荷蘭豆倒進去煸炒,荷蘭豆斷生即可,放少許食鹽調味即可,關火後就可以直接裝盤開吃了!色相味俱全,搭配起來顔值也非常高,看着就有食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