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海蒙古族文化的曆史發展與變遷

青海蒙古族文化的曆史發展與變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32

  青海省接壤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在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由于蒙古族人遊牧的習性,有部分蒙古族人民遷徙到了青海境内,繁衍生息,而内蒙和青海在地理上的差異,造就了兩地蒙古族人不同的民風民俗,所以青海蒙古族是青海文化獨特的一部分。

  蒙古族進入以前青海社會狀況

  在公元13世紀初葉蒙古部衆進入今青海省以前,這裡已經有了悠久的曆史。這個地區的原住居民,對青海蒙古族的曆史發展以及青海蒙古族對他們的曆史發展,民族間相互關系,都留下了深遠的曆史影響。為便于了解蒙古族進入這裡以前的曆史背景,下面叙述一下曆史概貌。

  在公元1227年以前,今青海省廣大土地基本上歸三方管轄。其中廣大牧業區為吐蕃族即藏族活動地面,其中今玉樹州衷謙縣一帶屬南宋的羁縻州諾筰州,由黎州代管。當時青海土地上的主要居民,除藏族以外,有土族的先民,有撒裡畏兀兒人裕固族先民,有一定數量的漢人,在西甯城内還有一些回纥人等。

  蒙古族進駐青海,統一青海各地并進而統一青茂高原各地,是在上述的曆史背景下出現的。民族成分為蒙古族。

  自公元16世紀以後,整個蒙古地區處于分裂狀态。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若幹各具界守的遊牧集團。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49年封建主聚會于盛京,承認皇太極為蒙古可汗大統位,改國号為清,改元崇德。意味着清朝征服了漠南蒙古。也在同年秋,在中國西部地區,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率部移據青海。

  禮俗風尚

  禮俗風尚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表現的一種形式。它是一個民族曆史文化傳統以及情趣、願望、習慣等社會心理和道德觀念的綜合表現。在曆史傳承發展中,受時空制約,也受周圍弟民族的影響。在漫長的曆史上,青海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禮俗風尚。

  居住和行

  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住圓形白色氈帳,稱作“蒙古包”。蒙古包具有便于遷移和抵禦風寒烈日,冬暖夏涼,适宜于遊牧生活的特點。貴族和王爺等上層人士,又有專門分作卧室、客廳、辦公、佛堂、廚房、儲藏室用的蒙古包。

  蒙古包外近處堆放馱鞍、羊毛、皮張,不遠處堆放幹牛羊糞(燃料),再前有整齊地釘着幾個連成長方形的鐵樁和木樁,在所系繩子上既可栓牛羊以擠奶,也可用以拴馬。依地形特點,有的設置羊圈,也有的不設羊圈而在夜晚由牧羊犬守護。冬季居住點,在蒙古包附近也有的建有土木結構的平頂小屋(闆升),但蒙古人仍多喜歡住蒙古包。

  蒙古族“平時逐水草而居者,論其暫則數遷其地,論其常則四時有一定之地,夏日所居日夏窩子,冬日所居日冬窩子”。無論放牧牲畜,或草場搬遷,或出門訪親會友,蒙古人都離不開馬,故家家都有幾匹走馬和幾峰駱駝,男女老少都善騎馬。蒙古人是馬背上長大的,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人都以有一匹駿馬良骥而自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