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關愛等的缺乏與多樣化心理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之間的矛盾,系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的最大問題,我們該怎樣做呢?
一方面,輕描淡寫,把留守問題置于整體規劃之中。所謂輕描淡寫,即把留守兒童當作普通孩子,她屬于孩子群體中的一員,不“标簽化”、不刻意化,讓她們在快樂的孩子群中、團結的班級中、積極的學校裡自然成長。對于任何孩子來說,安全、交流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更是首要的需要。
另一方面,濃墨重彩,把個人需要置于最高位置。山泉一股,最親甜;潤物無聲,最親切。我們要把每一位留守兒童當作特殊的孩子,予以悄無聲息、流水無痕般的關注,在滿足提升每一個特别孩子的個性需要中促進其幸福成長。所謂濃墨重彩,就是要小處入手,切中要點,個性發展。
3.閑暇玩玩。怎麼走近拘謹的農村留守孩子呢?就像到農民家遇到吃晚飯時,吃兩三碗飯,肯定會比不吃或吃一點點,更容易拉近之間的距離。那麼,怎麼走進孩子的世界呢?玩,這不僅是孩子最喜歡的,也是打開留守兒童内心世界的最佳方式。
4.設計展展。讓學校的牆屬于孩子,寝室裡的主題設計、教室裡的美麗打造、學校手提袋、校徽、筆記本、校本課程等等都是出自留守孩子之手或有留守孩子的身影;每次隻要有客人來校,學校都會積極介紹牆上布置是哪位孩子所創作的,都會“推銷”和贈送手提袋等作為禮物。
5.吃吃嘗嘗。各班、各教師除了用體育、文具用品等作為獎品外,也會自費購買一些糖果讓孩子吃。記得2015年元旦,因為開學前粉刷的牆面沒有一個腳印,學校給每位孩子購買了一個雞腿。當發給幹田村小一留守女孩時,開始時那莫名的眼神、呆了的表情、一動不動握着雞腿的小手,以及後來大口大口地啃咬樣,至今難以忘懷!雖然吃不再那麼困難,雖然這看起來是最低級的需要,卻是最基本、最生動的關愛。
大處着眼,還需小處入手。如若我們的每一個行為能夠讓每一位孩子的心靈都能像清澈的水滴折射出多彩光芒,那麼學校必将鮮豔奪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