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報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精”:竭盡。
出處:
《北史·顔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
《宋史·嶽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典故:
1、楊家将的第一代忠良是楊繼業。楊繼業曾帶兵五千,擊敗遼國十萬大軍,因此,他被老百姓們稱為“楊無敵”。但楊繼業仍然不忘精忠二字,誓不降遼,甯願最後餓死,也不做賣國求生的亡徒命。
2、嶽家軍的元帥嶽飛,也是一個精忠報國之人。嶽飛還未參軍時,嶽飛的母親姚氏就曾在嶽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因為她希望兒子能做個忠心為國的人。嶽飛參軍後,因為英勇善戰,很快成了元帥,他的軍隊有着“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聲譽。宋高宗也曾親自手書“精忠嶽軍”賜予嶽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