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又到了一年的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确定的一個節氣,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據《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緻地方物魈。”意思是,在夏至祈求清除疫疠、荒年、饑餓與死亡。而《史記·封禅書》也曾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可見夏至在古代,可謂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宋朝甚至在夏至之日會給百官放個三天“小長假”。
夏至是四季中一個重要的分界線,獨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愛,曆史上留下了很多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詩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雨霁與陳履常暮行溪上-其一
宋-楊萬裡
夕涼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聲迎步止,一熒松火隔籬明。
夏至過東市二絕-其二
宋-洪咨夔
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
夏至
宋-範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随鄉俗,老翁閑伴兒嬉。
夏至日雨
宋-袁說友
煙暝千岩木,溪明一帶樓。
片雲封舊恨,急雨罥新愁。
節又匆匆過,詩從軋軋抽。
病軀無耐暑,老鬓不禁秋。
夏至日祀阏伯于開元宮前三日省中齋宿
宋-魏了翁
書生隻慣野人廬,誰識潭潭省府居。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閣上四廚書。
夏日雜興
明-劉基
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鱗不入龍螭夢,铩羽何勞燕雀猜。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檐螢火出蒼苔。
細觀景物宜消遣,寥落兼無濁酒杯。
夏至對雨柬程孺文
明-張正蒙
堂開垂柳下,默默坐移時。
歲序一陰長,愁心兩鬓知。
雨檐蛛網重,風樹雀巢欹。
惆怅無人見,深杯空自持。
夏至遇金陵貢院天氣猶涼風聲如秋有感
明-王缜
正是南風天,故作北風景。
客館不成寐,展轉發深省。
雙調望江南·夏餅
清-翁瑞恩
春光暮,夏至一陰旋。
麥隴風來香細細,炊煙何處識紅蓮。
仔細與君看。
玲珑式,月影恰團圓。
纖手搓來形似玉,銀刀擘處氣如蘭。
珍重勸加餐。
夏至
現代-姚佳
蟬噪蛙鳴歌正當,蕭齋兀自感炎涼。
夢來蝴蝶點兒影,愁盡荼蘼些子香。
書叠青山饒夜短,鴻飛白日似年長。
無堪梅雨藕風裡,漸一陰生北極光。
夏 至
當代—左河水
火輪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知了不知耕種苦,卧閑枝上唱開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