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期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萌芽時期,他們開始了解、接納、掌握更多的行為規範、價值标準、社會角色、形成自已的世界觀。這個時候家長,做為孩子最親近的人,要針對孩子的需要動機、興趣和世界觀的形成,家長給孩子引 導正确的世界觀。
2.面對擁有強烈自主的孩子:家長應該給孩子空間,作為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硬性要求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做事。把孩子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遇事從 孩子的角度出發 ,心平氣和和孩子商量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家長應該給孩子權力 ,多給孩子一些自已選擇的權力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懂得适時放手,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權力 ,這才是家長的明智選擇。
3.對于自尊心過強的孩子:自尊心過強,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愛面子,炫耀自已的長處。面對自尊心過強的孩子,家長要懂得使用合适的方法及時疏導 ,不要讓孩子走極端。
4.對于自卑感過重的孩子:自尊心過強的孩子非常容易轉向自卑,順利時得意忘形,受挫時垂頭喪氣,情緒反應強度大,變化激烈。這時候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健康的自尊心理。
5.正視孩子交往的需要:(1)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跟自已的父母溝通,更願意與自已的好朋友相處。一同分享内心的情感,一起分擔成長的煩惱。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交友是心靈成長的需要。(2)家長不要盲目的認為孩子什麼都“”應該和家長說,同輩群體的一些功能是父母無法替代的。(3)多尋找與孩子的共同語言,家長如果不想自己的地位完全被孩子的同學、朋友所替代。那麼就從生活細節做起,陪孩子一起做一些孩子感興起的事,比如談論某個他喜歡的電視劇,他喜歡的某本書,或者他喜歡看的某個節目等,總之要與孩子找到共同話題,讓孩子願意和你交流,切記不要唠叨沒完,學習,學習…………,不如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家長,當孩子在微博開通博客時,寫日志時,自已也可以開微博,寫日志。(4)進行适當幹預:如果孩子和朋友交往無傷大雅,家長不妨調正心态,坦然對待。如果孩子超越了底線,就要适當幹預。
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極端行為:如自虐、離家出走、幻想症(主要原因:是自己做不到想做的事,于是思想上走了極端),家長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比如有家庭天天吵架暴力……)和親子關系,當孩子遇到問題和挫折時,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心理分析,避免孩子走向極端。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讨關于青春期孩子家長常棘手的兩個問題:叛逆和早戀
1.孩子叛逆:家長突然感覺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大部分家長都會感歎“真難管”卻不知道什麼原因導緻的。青春期孩子為什麼難管呢?要知道原因家長不需要走進孩子的内心深處,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孩子青春期後由于生理上的變化引起的心理上的變化,他們遇事開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見。對父母的話開始懷疑,而父母在權威動搖後一時難以适應。又不願意調整方法面對孩子,孩子便心生抗拒,讓家長覺得難以調教,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細心和用心。
家長誤區一:全面打擊,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如頂嘴、不聽話等,大為惱火,于是家長采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孩子是恢複了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從而誤入歧途,甚至會跌入犯罪的深淵。
家長誤區二:放任自流,在現實中,一些家長面對難管教的孩子,在幾度管教後不見起色後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無論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樣,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等家長後悔時,才發現已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家長正确的做法:1.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建立一種親密平等的朋友關系。
2.家長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件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表揚。
3.家長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已的過失。
4.家長要給孩子自主權、發言權、時間支配權、表決權、隐私權,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尊重孩子,換位思考,忌談成績(不是有一句玩笑話:不談成績母賢子孝,一談成績雞飛狗跳)、穩定情緒、允許犯錯、給孩子減負。
關于早戀問題:早戀問題宜疏不宜堵:1.心理疏導:老師應該從心理上疏導學生,理性的看待異性之間的交往,多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對已經早戀的學生,私下進行心理輔導,絕對不可以公開批評。2.和家長溝通:告訴家長正确的教育方法,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強,如果父母采取強硬的态度,隻會事恰其反。3.共通性:學樣多開展一些積極向上的活動,同時家長多花時間和孩子一起出去散心,或 共同做某件事,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