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浣溪沙納蘭性德莫驚春

浣溪沙納蘭性德莫驚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1 23:33:05

浣溪沙納蘭性德莫驚春?【新春走基層·各地見聞①】,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浣溪沙納蘭性德莫驚春?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納蘭性德莫驚春(踏雪冬捕遊人納福)1

浣溪沙納蘭性德莫驚春

【新春走基層·各地見聞①】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開欄的話

年年走基層,歲歲有新事。

回望即将過去的農曆辛醜年,那些閃閃發光的中國瞬間、中國故事猶在眼前;展望即将到來的農曆壬寅年,新的征程和使命已在召喚。在這樣一個繼往開來的新春,光明日報記者再次踏上采訪之路,走鄉村、進社區,聽民情、訪民生,用飽含深情的筆與鏡頭,記錄下屬于這個時代的芳華綻放和夢想生長。

即日起,光明日報《新春走基層》欄目将陸續推出這些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鮮活感人的奮鬥故事。讓我們一起,向着春天出發!

大地銀裝素裹,偌大的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烏倫古湖凝固成淡藍色的冰寶石,甯靜地鑲嵌在廣袤的雪海中。1月15日,零下20多攝氏度的湖面上,一場冬捕盛宴拉開帷幕。鑿冰開眼、下網、穿杆、冰湖下傳遞水線,一道道煩瑣的工序,漁民們早已駕輕就熟。

“出魚喽!”13時,随着“魚把頭”一聲洪亮的吆喝,霧氣騰騰的烏倫古湖開始沸騰起來。五六個小時的等待之後,長達2000米的大網在絞網機的牽引和幾十位漁民的協作下被緩緩拉出。

白斑狗魚、貝加爾雅羅魚、東方歐鳊……一條條泛着光的魚在水霧間歡騰跳躍,漁民們滿眼笑意,用漁網兜把魚兒舀到冰面上。大魚出網時,周圍響起陣陣掌聲和呐喊,一旁的遊客迫不及待地抱着大魚合影、沾福氣,全然忘記了刺骨的嚴寒。

烏倫古湖冰面的平均厚度在50厘米左右,最厚的地方能達到一米多,因此很多當地人戲稱冬捕節為“踏雪尋魚”。

“魚把頭”張海江是土生土長的福海縣農民,是個典型的“漁二代”。子承父業的他,畢業後也從事漁業生産,後轉型開起了魚館。

“做‘魚把頭’15年來,看冬捕的遊客越來越多,捕魚人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張海江用力系了系腰間的紅腰帶,加快了走向漁場的腳步。

漁場上,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正在賞雪景、挑“福魚”。“給我挑一個金色的鯉魚,我兒子今年高考,希望他能金榜題名!”從廣州來到福海的董潔在漁網中尋到屬于自己的“福魚”,以此表達自己的新年祝願。

71歲的烏魯木齊退休市民崔秀祥拿起手中的相機,拍攝下一幕幕精彩的影像,他興奮地向記者展示相機中的攝影作品:“我今天第一次來到福海冬捕現場,雖然天氣寒冷,但我心裡暖暖的。回去我要好好推介冬捕節和冰雪旅遊景色,讓更多的朋友來福海體驗冰雪文化和特色民俗。”

放眼廣闊的漁場,雪地摩托、冰上自行車、碰碰球、馬拉爬犁等多種冰上娛樂項目,讓大批遊客直呼過瘾。伴着冬日溫暖的陽光,在冰雪的映照下,幸福洋溢在遊客和漁民的臉上。

福海縣阿熱勒鎮闊克鐵熱克村牧民阿曼·木合買提早就從冬捕節中嗅到了商機,平時養殖駱駝的他,在冬捕節期間和家人一起經營馬拉爬犁項目。

“冬天遊客多起來,原本農閑的時候也忙起來了,掙的錢足夠貼補家用了。”阿曼·木合買提帽子上結滿冰霜,眼中寫滿笑意。

“有了政府支持,冬季旅遊旺起來。從海邊的小攤位到現在的蒙古包展位,政府給我們掏了一半錢。”在烏倫古湖黃金海岸景區賣烤魚的楊庭中,已經營了25年,他見證了新疆冰雪旅遊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當年創業時,想着能買個摩托車就行,沒想到現在車子房子都有了。”楊庭中說,冬捕節讓冰雪旅遊名氣越來越大,以後的光景也會越來越好。

冬捕節,串聯起現代旅遊和古老文化,也串聯起遊客和漁民的幸福生活。“亮麗的冬捕活動品牌和獨特的冬捕漁獵文化,已經悄然成為新疆冬季旅遊的一張名片。希望更多遊客能來烏倫古湖體驗别樣民俗,感受冰雪世界。”福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虎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7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