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商周時期的曆史就有這麼一個感覺,能在商周曆史上留名的人幾乎百分百都是貴族,都是大有來頭的人。以周朝為例,最多的是周天子本家的姬姓,還有的是功臣,比如姜太公,還有就是先代貴族,堯舜禹夏商的後裔,地位低的人根本不可能留下名字。即使是周之外的其他部落,能夠留名的也是他們部落的貴族。舉個例子,秦國的先祖秦非子給周天子養馬,秦非子雖然幹的是粗活,在當時也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活,他的前幾代有在商朝做大臣的,叫飛廉,飛廉的祖先就是伯益,大禹的助手,被夏啟奪了首領之位的那位。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古代古代能留名的基本都是貴族,而且很難假冒。貴族肯定不會去冒充别的家族,奴隸想冒充堯舜禹的後代根本沒有機會,一是沒人追随,二是當時教育落後,奴隸連堯舜禹的名字估計都沒聽過。
夏朝雖然被商朝滅亡,但是當時對待先代的貴族和子民并沒有像後來那麼殘忍,而是給他們封一塊地,讓他們可以祭祀祖先。曆史上有以下個封國是與夏朝有關或者是夏朝後裔建立。
第二個,曾國。是夏産帝少康給最小兒子曲烈封的諸侯國,商,西周、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的姒姓諸侯國。在傳世的文獻雖不見以“曾”為名的,但見以“缯”和“鄫”為名的諸侯國兩個都是在商朝就有青銅器的姒姓諸侯國。 商代山東出土多件曾姬壺曾侯鼎。
鄫國位于山東臨沂,春秋時期被莒國(今臨沂莒縣)所滅,鄫國很多人遷移至魯國,他們的子孫為了表示不忘故國,就把原來的姓氏“鄫”去掉“邑”旁,變成了曾。孔子的弟子中就有兩個大人物是鄫國貴族,增點(曾皙)和他的兒子“宗聖”曾子(曾參)。曾子就是夏朝的後裔,曾子也是今天曾氏的先祖之一。若說沒有夏朝,曾姓人氏肯定不同意。
另外湖北地區也有一個曾國,有很多文物出土。
第三個,越國。越國的知名度就很高了,越王勾踐最為人熟知。越國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馀。越國曾經非常強大,滅掉了吳國。越國在春秋末被楚國所滅。
此外,由于夏朝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因為無論是明君大禹和中興之君少康(即杜康,發明釀酒),還是亡國之君夏桀,都很有名,在商周時期就被人們經常提起。比如伍子胥勸夫差滅越國時,就曾拿少康滅亡有窮氏來告誡夫差。如果夏朝不存在,那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話從哪裡來?
第四個,褒國。在漢中地區,褒國最早的首領與大禹一起治理洪水,因功獲得封國,曆經夏商周三朝。褒國為了贖罪獻給周幽王一個美女,褒姒,導緻西周滅亡。
晉朝法顯和唐朝玄奘去天竺取經,回來各寫了一本遊記,分别是《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就成了印度研究本國當時曆史的唯一參照。元朝周達觀随外交使團去了一趟柬埔寨,周達觀回來寫了本書《真臘風土記》,就成了柬埔寨的曆史書。印度和柬埔寨還算曆史比較悠久的,他們的曆史都沒有記錄。實際上,中國不但是世界上唯一有信史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有史官和史書的國家,外國沒有資格質疑我們的曆史。根據中國的傳統,他們最多謙虛的提幾個建議或者疑問,一上來就否定,隻能讓人懷疑是為西方政治服務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