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昭儀是九嫔之首,所以昭儀位分高。
2、西漢元帝時,元帝的妃子傅婕妤有殊寵,馮婕妤舍身救主有功,且都生有皇子(傅婕妤生定陶王劉康、馮婕妤生中山王劉興),為了顯示出兩位寵妃的異寵,但漢元帝仍在位,兩妃無法稱王太後,于是在婕妤之上新設昭儀一位,取“昭其儀”之意,封傅氏與馮媛為昭儀。
3、自此漢朝沿用之冊封最高級的妃嫔,位僅亞于皇後。三國時曹魏後宮,夫人下有昭儀,爵比縣侯。晉朝為給始祖皇帝司馬昭避諱,不設置昭儀封号。
4、但同一時期五胡十六國依然時有采用。北朝時期恢複昭儀封号,分左右昭儀,置2人,位在三夫人之上,用于冊封最高級妃嫔;南朝則僅作為九嫔的其中一級,唐朝因之,為九嫔之首,地位僅次于四妃。自明朝前期之後,後宮不再設置昭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