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做祈福之用。
相傳早年于前清年間,十分地區的部分村民為躲避土匪逃上山,留守村中的人待土匪走後,便在夜間施放天燈作為信号,告知山上的村民可以回家了,村民都平安,當日正是元宵節。此後每逢此節,十分地區的村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向鄰村村民互報平安。因此天燈也叫“祈福燈”或“平安燈”。現代人則将此寓意平安。
孔明燈名稱的由來:
1、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2、相傳這是為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他在平陽被司馬懿圍困,便制作了這種燈籠,系上求救訊息後脫險,後世便稱此為孔明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