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26 03:29:59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倉颉造字的故事)1

文丨李鳳河、王君萍、姚寶利(整理)

概括簡述

倉颉,原姓侯岡,名颉,俗稱倉颉先師,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颉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禅通記》記載:“生而能書、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以正君臣、父子尊卑之分、天地之蘊盡矣。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宋人趙明誠《金碌》記載:熹平六年所立碑目,“天生德于大聖,四目靈光、為百王作憲”。自生民以來,結繩記事,倉颉始創文字,為斯文開天之祖,死後,葬于現在商丘市示範區民安街道李大夫莊堌堆坡村,墓冢尚存、祠為清康熙九年(1607年)所建,大殿三間、廂房六間,殿前古柏兩顆,樹齡已有500百餘年。

童年倉颉

上古時期一個黃昏,人們正在野外勞作,突然、遠處傳來了奇怪的聲音,隻見金黃色的天空中飛來了數十隻身披彩羽的大鳥,飛在最前面的是兩隻氣宇軒昂的彩鳳,它們一邊扇動着翅膀,一邊高聲鳴唱,像是在預示着什麼喜事。

人們看到這神奇的景象都被驚呆了,衆鳥兒在彩鳳的帶領下,靠近一個巨大的樹樁不停地盤旋着。隔了許久功夫,才紛紛停落在樹杈之上,這時候便聽到大樹下的房屋中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原來在這個房屋裡住着一對年輕的夫婦,此刻他們的兒子降生了。人們不約而同地蜂擁而至,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可是,當孩子的父親史桑抱着新生兒來到衆人面前時,竟引來了一片驚歎之聲,因為這孩子的相貌實在是太奇怪了。

他的身體像小牛犢一般健壯,長得大頭龍顔,最異于常人的是他竟有四隻眼睛。大夥兒正在七嘴八舌之際,忽聽到有人高聲喊道:“你們快看,天上有個老神仙。!”衆人順着他指引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從天邊飛來一朵七彩祥雲,祥雲之上站定一位白衣老者,他長得鶴發童顔,儀态非凡。片刻光景,他已駕雲來至衆人面前。大夥兒惶恐不已,紛紛拜倒在地。老者見狀,朗聲笑道:“諸位不必多禮,我是奉天帝旨意,特來此地接引造字匠。”造字匠?這是何方神聖?大火兒聞言。皆是一頭霧水。老者也不道破玄機,轉而問史桑:“這娃兒可有姓名?”史桑回道:“這娃兒剛出生,我還沒有想好名字,懇請仙翁賜予。”老者想了想說道:“我看就叫他倉颉吧!”說罷,他伸出右手在孩子的額頭輕撫了兩下,說來也怪,孩子經他一番撫摸,四目齊睜,瞳孔中竟閃爍出雙瞳四目,四道慧光。

老者說道:“我以為小倉颉開了天眼,這孩子将來定然有一番驚天動地的作為,你們要好生照顧她。話音剛落,他便化作一股清風,消失不見了,衆人吃驚不已,連忙倒頭叩拜。

少年倉颉結繩記事

鬥轉星移,轉眼間,倉颉已長成一個翩翩少年了,倉颉自小就大異于尋常孩子。非但聰明絕頂,還有着過人的記憶力,凡事過目不忘。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善于思考,能在複雜的事物中尋找到規律,并将其梳理出來,他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結繩記事法”,并對他進行了改善。

倉颉的父親史桑在部落裡擔任要職,負責以“結繩記事法”記錄族内的大小事務和糧食儲藏情況,但是,由于日常瑣事越來越多,經常會記錯,讓他十分煩惱。倉颉看在眼裡,也很着急,想為父親分憂解愁。有一天,倉颉拿着十幾條記事的繩子來找父親,史桑看到這些繩子都被染成了不同的顔色,很奇怪的問。“這些繩子是用來記事的,你把它們搞成花花綠綠的幹什麼啊?”倉颉煞有介事地說道:“父親,我想到一個記事好辦法,可以避免差錯。”是桑一臉疑惑:“你有什麼辦法?”倉颉說道:“我們可以把平日裡需要記的事分成幾大類,以顔色來區分,比如這些繩子,每一個顔色就代表一種類别,黃的表示糧食;紅色的表示牲口;藍色的表示氣候;綠色表示家園.......”

聽到這,史桑豁然開朗,心中暗想:用顔色來分類,這是多麼好的辦法啊,我怎麼沒想到呢?他撫摸着倉颉的腦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後,史桑就依照倉颉的“分色結繩法”記錄日常事務,果然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準确度,倉颉在此基礎上又想出了許多極具創造力的點子,比如編制特殊花紋的繩結。或是在繩結上挂各式各樣的貝殼,記錄一些特殊的事情。這樣一來,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記錄工作,倉颉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後來黃帝崛起,他率領本族軍隊打敗了多個部落,稱雄于華夏大地,黃帝聽說倉颉十分能幹,便誠心将其召入麾下,并封他為史官。

此時的倉颉已是一位意氣風發的男子漢了,他蒙受皇帝重托。自然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認真運用結繩記事的方法,記錄好每一件族中大事,并及時向黃帝呈報,可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出了差錯。

當時,皇帝同勁敵蚩尤交戰,兩軍勢均力敵,激戰多時,一直未分勝負。這一天,皇帝打了一個大敗仗,回來後,他氣呼呼的說道:“快把倉颉找來!”大夥兒見他如此震怒,都很吃驚。不一會兒,倉颉來了,皇帝猛然将一堆接繩抛在地上,質疑道:“你怎麼如此粗心,把我軍的兵力情況全部記錯了,害得我贻誤戰機,幾乎陷入困境!”倉颉忙撿起結繩細細端詳,看罷多時,他的頭也冒出了冷汗,黃帝說的沒錯,自己在記錄軍情時,因為信息複雜,他漏編了幾個結,導緻嚴重謬誤。“大王,是我的粗心大意,釀下這等大禍,你責罰我吧!”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倉颉造字的故事)2

皇帝雖然有些氣惱,但畢竟是一代明君之主,他歎了口氣說道:“現在責罰你又有何用,為今之計,是要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錯誤,你回去自省吧!”皇帝依舊讓其擔當史官的重職,并讓他以此為戒。

漢字雛形

回家途中,倉颉暗自盤算,結繩記事的辦法還是不夠理想,且不利于保存和傳播,這樣下去,遲早會出大亂子。他突發奇想,如果世上有一種圖符,無論是誰,一看便能明白其中意思,那該多好。有了這個念頭後,倉颉便開始關注起世間萬物,希望能從自然景象中找到靈感。

這日,倉颉來到陽虛山巡視。忽然,他看到面前的一汪池水中浮現出一個綠點,在水中不停起伏,并緩緩向自已靠近。倉颉頗為驚奇,雙眼緊盯着不放。轉瞬間,那個綠點已浮遊至近前,倉颉方才看清,這原來是一個體型碩大的烏龜啊。

倉颉生平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烏龜,真可謂是又驚又喜,因此多瞅了幾眼,沒想到,竟有了新的發現。他看見烏龜的身子背後有着許多青色花紋,仿佛是畫上去的一般。這些花紋羅列交錯,形态各異,有種說不出的韻律之美。倉颉的天眼已開,悟性奇高,他細細觀察多時,突然驚聲叫道:“妙啊,這些花紋中蘊藏着無窮變化,仿佛将宇宙星辰,天地萬物全都包羅于此,這便是世人皆能讀懂的圖符啊!”沒想到,他的話音一出,竟驚擾了那隻巨龜,就聽到“咕咚”一聲,它已将身子沒入水中,再也不出來了。

有一日,他跟随長輩們去山上打獵,雨過天晴走到一個路口,獵人們争執着向左走有羚羊,中間路上有路鹿群,右邊路上有老虎,他詢問是怎麼知道的,獵人們回答說,從地上動物留下的腳印看出來的,倉颉随想,能用腳印代替一種動物,為什麼不能用符号代替一種事物呢?他到處觀察、日思夜想,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狀。臨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個符号所代表的意義。譬如:“人、日、月、水、火等。”用簡化的筆法将其輪廓線勾繪出來,從而創造出一種形象圖案,倉颉将其命名為“象形文字”。倉颉因受巨龜的背紋啟發,創造出了文字,故而,他對烏龜心存敬意,他将自己創造出的文字刻在了龜殼上,用繩子穿了起來,這便是後世傳頌的奇寶——甲骨文。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倉颉造字的故事)3

後來又刻在竹闆上,串連起來,形成簡單的竹書,經曆無數個寒暑,不斷創新完善,創造了象形字、會意字倉颉終于完成了造字大業,皇帝聞訊後大喜,特地舉辦了一場隆重的慶典。天帝得知這番盛舉,亦是十分感動,慶典當日,普降傾盆谷雨,百姓們皆為之歡騰。而那些害人的鬼魅聽聞凡人掌握了文字。至此後民智漸開,它們再也不能任意禍害人間了,竟害怕的連夜哭泣,更有一些惡鬼怕自己的醜行被倉颉記下,想要暗中加害她。沒想到他剛靠近倉颉,那些刻畫在龜殼上的文字就發出灼熱的烈焰,将它們燒得灰飛煙滅,人們得知此情都暗自稱歎,說倉颉造的字能驅鬼辟邪。

日臻完善

倉颉發明了以符号代替文字象形生動。得到了皇帝的褒獎後,倉颉更是信心倍增,除了象形造字法外,他還運用取(景)造字法。創造出了大、小、天、地等,較為抽象的文字,同時為了改善人們的技術方式,他又創造出十、百、千、萬這樣的數量文字,如此一來,文字的含義也越發豐富起來了。形聲字、會意字、假借字等等。由于龜甲太少人們慢慢的在竹片上刻字,然後串聯起來。就行成了簡單的竹書了。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颉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的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樣形成了文字,倉颉造出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颉頭腦有點兒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上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字也馬虎起來。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招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胡子上打了120多個結,表示他已是120多歲的人了,老人呻吟了一會兒,獨自去找倉颉,倉颉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别人一樣,認真的聽着,倉颉講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獨這個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颉有點兒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老人說,倉颉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倉颉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卻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兒吧?而“牛”也有四條腿兒,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兒呢?隻剩下一條尾巴呢?”倉颉一聽,心裡有點兒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寫成了“牛”樣的,造“牛”字時又寫成了“魚”樣。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老人又接着說:“你造的重(chong)字是沒有千裡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了重量的重(zhong)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chu)字本該為重量的重(zhong)字,你到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隻好來請教你。”這是倉颉羞的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傳授給了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已無法改變。連忙跪下,痛苦流體,表示忏悔。老人拉着倉颉的手誠摯的說:“倉颉啊!你造的字,使我們老一代人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承下去,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從此以後倉颉每造一個字總要将字義反複推敲,還常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了,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倉颉造字的故事)4

文字的推廣

倉颉發明了文字,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震驚了天地鬼神,于是粟米從天而降,鬼怪在野外嚎哭,有的文獻說是兔子在夜裡嚎哭。天上下糧食,鬼哭兔嚎。總之,發明了文字意為着“人”的思維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得到極大的提高。文字是傳承民族文化、推行政治教化、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最重要的工具。

倉颉造出的文字受到皇帝和廣大人民的贊賞後。便在中原大地上傳播開來,倉颉到全國各地講解文字的意義和使用的方法。同時也向人民群衆學習體驗、創造、完善文字,逐漸傳遍了中原大地各個部落。自從有了文字以後。華夏人民從蠻荒部落轉變為文明國度,開創了人類的新紀元,後人感念倉颉的功德都稱他為“字聖”。送他“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師”的美稱。從此告别了結繩時代,開辟了文字新先河。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倉颉造字的故事)5

孔子發現頭蓋骨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攜弟子巡遊時,途經現在的示範區民安街道李大夫莊堌堆坡村(黃河故道旁邊)的地方,一日孔子發現堌堆坡北側的黃河水面上漂過來一具裸露的顱骨,抱在懷中便跪在地上痛哭,弟子不解,孔子悲痛之餘向弟子解釋,他懷中抱着的顱骨上面有四隻眼孔,認定是造字鼻祖倉颉的顱骨。于是,孔子命弟子挖坑築墓,将倉颉的屍骨重新掩埋。附近百姓為紀念倉颉,在其墓前建祠植樹,目前殿前兩株柏樹,蒼勁挺拔,依然郁郁蔥蔥。倉颉兩株古柏是漢柏,即桧柏,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曆史。

倉颉墓的修繕

據考證,倉颉祠始建于漢代,在唐朝時擴建,殿内立有倉颉塑像,後來廢棄。直到康熙九年時重修大殿,并重新塑造了倉颉像。現存的倉颉墓高3米,周長45米,在倉颉墓前建有倉颉祠,墓祠占地約4000平方米。緊挨着倉颉祠的是倉颉小學,倉颉幼兒園!

修繕後的倉颉祠,被肅穆的氛圍所包圍,即便是炎熱的夏天在這植滿大樹的院落裡也感受不到一絲暑意!衆多的樹木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祠堂正殿前的兩棵古柏樹,古柏巍然挺拔,蒼勁有力!立在那裡,就像倉帝跟前兩位威武無比的大将一樣。據村裡老人講,柏樹叫桧柏,原來有十多顆,現在僅剩下了兩棵,有500多年的曆史了!

柏樹之後,是祠堂的正殿。殿門兩旁是明柱木雕裝飾上刻有“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師”的楹聯!殿内居中正坐的便是倉帝史皇氏,他右手執筆,左手拿着木箋,上面刻有象形文字。最特别的是他的四隻眼睛。一左一右分别是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和文昌帝君張亞子。這兩位也是我國傳統道教中的文學先師。

整座殿内,最古老的是祠堂台階兩邊的石獅子了,石獅已經被風化、磨損的看不清原來的面貌了,據老人講,這兩個石獅和之間的台階都是漢代的物件,每次修繕都拿出來放在門前。除了兩個石獅,正殿屋頂墨綠色葫蘆下的一塊石碑,也有一定的曆史了,是康熙年間重修祠堂時所刻,上面刻有“康熙九年五月二十”字樣。此外,村裡人還說小時候祠堂裡還有個“紫金鈴”他們小時候都見過,但後來卻不知所蹤了!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倉颉造字的故事)6

在祠堂的東西兩個方向,還有相對而建的兩座大殿,為建國之後複建的仿古建築!祠堂後面的墓冢,就是倉颉墓了,原來的殘舊碑文中還記載有一種奇特的菊花,“墓周生叢菊,清香可充茗”。故此菊被人們稱為茶菊。花淡色黃,狀如銅錢,可入茶入藥,明目醒神。遺憾的是,如此珍貴的倉颉菊在90年以後已然絕迹。

1978年和1984年,考古隊曾對倉颉墓兩次勘探,發現有漢代陶片,并探出方格紋、藍紋、繩紋、附加坡紋、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殼等,确定為距今約4000餘年龍山文化遺址!這也更加奠定了倉颉墓的考古價值。

高考學子、家長、藹拜

倉颉祠與倉颉墓的隔壁就是倉颉小學,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就在耳邊。後面是千年前的造字始祖,前面是風華正茂的小小讀書郎,二者仿佛穿越了時空,通過文化的紐帶緊緊聯系在一起,豐厚的倉颉文化就這樣滋養着村民……因受到倉颉文化的熏陶和養護,附近的幾個自然村的村民都特别注重教育,小小的堌堆坡村僅高級職稱者就有十餘人,從孫樓村走出的數十名幹部、教師、醫務工作者、民警,活躍在各條戰線上;人口不足百人的鄭新莊卻有十餘名教師……

倉颉得到什麼啟發創造出文字(倉颉造字的故事)7

“附近百姓感念倉颉,樂于學習他不怕困難的精神。”至今,示範區民安街道的李大夫莊堌堆坡村的倉颉墓前,香火仍然綿延不絕,每到高考前,總有家長帶着孩子前來祭拜,祈禱能考上心儀的大學;因此,周圍的幾個村莊大學生确實層出不窮。所以說:“倉颉雖已遠去,但倉颉身上求知、創新的精神,依然在商丘人身上流淌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