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熒屏上,經典的青春校園劇不算多。聊起印象深刻的青春校園劇,90後的記憶是《十八歲的天空》、80後難忘的是《十七歲不哭》,而70後最難忘的一定是《十六歲的花季》。
1990年,一首名為《多彩的季節》的歌曲開始在少男少女們中間傳唱。“吹着自在的口哨開着自編的玩笑、一千次的重複潇灑把寂寞當作調料;外面的天空好狹小我的理想比天高,外面的世界很寬闊我什麼都想知道;在這多彩的季節裡編首歌唱給自己,尋個夢感受心情其實一切都是朦胧。”歡快的節奏,朗朗上口的歌詞,将青春年少的百态展現無遺。這就是國内第一部青春校園劇《十六歲的花季》的主題歌。
《十六歲的花季》海報
用現在的标準來看,《十六歲的花季》也許算不上是藝術水準特别突出的一部電視劇,但就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了90年代初期都市中學生的生活,準确地把握了花季少年們迷茫與叛逆的心理,而赢得當時廣大青少年的喜愛。
《十六歲的花季》劇照
白雪和歐陽,程菲兒和原野之間懵懂的早戀,張貼紅榜白榜所批判的僵化的教育體制,歐陽炎炎和韓曉樂身上映射出的優等生的虛僞和後進生的可貴,都讓這部青春劇長久的被各年齡段的人談論,而憑借《十六歲的花季》,幾個主要的小演員,一時間也成了全國青少年的偶像。
嚴格意義上來講,《十六歲的花季》的主要演員隻有兩位是公開選出來的,吉雪萍和池華瓊。出演《十六歲的花季》時,14歲的吉雪萍還是上海第三女子中學的一名普通學生,而劇中的白雪的年齡是十六歲,還是一名班幹部,這個角色讓導演張弘和富敏久久定不下來,于是決定到學校去挑選角色。
吉雪萍與池華瓊
得知這一消息後,吉雪萍回家讓媽媽幫她打扮,要求就是盡量讓自己顯得老氣一些。媽媽連夜給吉雪萍做了一條粉紅色的格子背帶褲、裡面穿了一件白襯衫、穿了一雙绯紅色的皮鞋、襪子是帶花邊的。當時富敏和張弘走到一棟樓前,擡腳上樓梯,一擡頭,一個小姑娘站在一扇巨大的漂亮的窗戶前,背後全是陽光,就這一眼,兩位導演同時看上了吉雪萍。
吉雪萍
吉雪萍憑借《十六歲的花季》一舉成名,後來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她改行做起了主持人,主持過央視的《正大綜藝》和《影視同期聲》,後來成為東方衛視的當家主持。
出演《十六歲的花季》時,池華瓊還是電工技校的一名學生,隻有十四歲,為了這部劇,她勇敢地奉獻了自己的第一次。劇中有一場韓曉樂誤闖女浴室的戲,陽光明媚的一天,酷愛洗澡的陳菲兒端着盆進入集體浴室,好巧不巧,門上的牌子在撞擊之下,從“女”變成了“男”。而粗心大意的韓小樂喜滋滋的推門而入,撞見了正在洗澡的陳菲兒。這是池華瓊有生以來第一次穿泳裝。
池華瓊
《十六歲的花季》拍攝完成後,池華瓊被安排參加了上海兒藝培訓班,和陸毅成了同班同學。不過在培訓班三年之後,池華瓊就開始脫離這個小班級,成為了一位個體演員。後來的池華瓊出演過《情滿珠江》和《孽債》,也塑造過英雄劉胡蘭的形象。因為對演藝事業比較佛系,所以多年來也沒有大紅大紫。
那場誤闖浴室的戲除了讓池華瓊别扭外,還讓劇中的另一個角色别扭了很久,他就是飾演韓小樂的戰士強,戰士強是兒藝演員戰車的兒子,當時正在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畫畫和攝影。《十六歲的花季》中韓小樂慌慌張張的面孔,在之後的幾十年間,幾乎成為了戰士強在觀衆心目中的一張标準照。
戰士強
很多人一跟戰士強聊闖女浴室的戲,戰士強就覺得自己特别冤,什麼都沒看到不說,還背了幾十年的黑鍋。在他的印象中,記憶最深刻的是闖完女浴室出來的一場戲,這兩場戲是隔開拍的。出來以後當時的劇情是韓小樂特别緊張,然後衣服什麼都沒穿,就拿了一包衣服趕緊出來。這兩場戲拍攝時中間隔了一個多月,正好天變涼了,所以戰士強拍那場戲已經是11月12月了,還不是一條過。其他人都穿着棉衣,隻有戰士強穿着短褲短袖,拍了很多條,跑到後來已經不覺得冷了。
《十六歲的花季》劇照
《十六歲的花季》之後,戰士強他還拍攝了《圍城》、《歡樂家庭》、《濟公》等電視劇,他一邊拍戲一邊從事室内裝潢和廣告。1993年,擔任上影張江傳播商務有限公司廣告部經理的戰士強,頭腦不清楚地将自己購買私人電腦的一萬多塊錢錢拿到公司報銷了,結果把自己購買私用的個人電腦攤入公司賬目報銷,結果因貪污罪入獄,如今的戰士強是上海韻創董事長兼總經理
當年,很多青少年除了羨慕着主人公們那些熱鬧的寄宿式校園生活之外,還羨慕着他們有一個處處為學生着想、能和學生打成一片的班主任,這就是由楊昆出演的童老師。
楊昆飾演的童老師
楊昆和宋佳是同班同學,當年從上戲畢業後還沒有工作。在台裡拍攝《家春秋》,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了富敏自薦來拍這個戲。兩位導演一開始打算讓她演羅蘭,就讓她拿了劇本回去研究。當時的服裝師、化妝都先看過劇本,私下讓楊昆不要演羅蘭,争取演童老師,因為童老師集誇得多,能多掙片酬。在楊昆的要求下,她出演了童老師這個角色,拍完《十六歲的花季》,拿到了3000塊的稿酬,扣了300塊錢的稅。
劇照
雖然現在看來,拍了12集戲才拿到的3000塊片酬,實在少得可憐,但在當時的劇組裡,楊昆其實已經是片酬最高的了。而且,在所有演員都是素面朝天拍戲的情況下,楊昆還享有一項唯一的特權——就是有專門的化妝師來給她做發型,因為那個年代特别流行那個頭發,像個帽檐式的,上海話叫“沖式”。為什麼童老師要弄這個頭,就說明童老師代表了一種當時的新潮。
《十六歲的花季》劇照
這個打扮新潮,勇于挑戰傳統教育方式的老師,在當時劇本審查時還曾引起過不小的争論,檢查團的人來了她把那個煙頭給踩了,這就是包庇學生啊,這是不可取的。雖然在現在看來,她的那些行為已經算不得什麼大問題了。
《安家》中楊昆飾演的苗阿姨
雖然楊昆是熒屏上的常客,但她充其量也隻能算是個超級大綠葉,作為一個老演員,她的演技可圈可點,在《安家》中她飾演的苗阿姨就讓觀衆過目不忘。
《十六歲的花季》拍攝時
《十六歲的花季》的感染力,還體現在這個新鮮和意味深長的名字上。之後的影視作品或者流行歌曲,像《十七歲的雨季》《十七歲不哭》《十八歲的天空》《十九歲的最後一天》等等,都表明了,《十六歲的花季》已經被定義為一種永遠的成長格式。也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讓“花季”這個詞成為了十五、六歲青少年的專用代名詞,之後多年,頻頻出現在報刊、雜志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