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戲曲特效花臉

戲曲特效花臉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14:26:58

在中國戲由中,将角色分為若幹類型,名為行當。“淨”是出現較早的行當。元人雜劇裡就有“淨”行,但與現在京劇中的“淨”行有很大差異。元人雜劇裡的主要角色,是不由“淨”來扮演的。如《李逵負荊》雜劇中的李逵就由“末”扮,而在京劇裡,李逵這樣的角色通常都是由“淨”來扮演的。在元人雜劇裡,由“淨”扮演的角色很雜。有些角色在今天應該由“老旦”、“醜”、“彩旦”、“裡于老生”以至“貼旦”扮演的,當時也都由淨扮演。甚至作為今天淨行的主要特征:“勾臉”,在元代的淨行,也不一定是這樣,從所扮演的角色來看,有的勾臉,有的就不一定勾臉。

戲曲特效花臉(戲曲中花臉的來龍去脈)1

到了明朝,淨行中的“副淨”、“小淨”雖然也仍有扮演老妪、丫環的,但“正淨”登場了,如在《慶朔堂》雜劇中的柳子安、《踏雪尋梅》雜劇中的賈浪仙等都是。大約從那時起,“淨”的演唱和“生”、“末”、“旦”等行當的區别日益盼顯了。除“正淨”、“副淨”外,在明傳奇中還有“中淨”、“小淨”;如在《金雀記》、《浣紗記》、《西樓記》等劇中,都有這兩個“淨”行的名稱。另外還有“外淨”,如《喬斷鬼》雜劇中的小鬼;還有“帖淨”,如《小桃紅》雜劇中的江西客人等。“淨”行本身有了這種比較細緻的分類,恰好說明到了明朝,尤其是晚期,“淨”這種行當也在随着“生”、“末”、“旦”等行當的發展,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立特征的行當了。

清代的昆曲,因朝廷素敬關羽,有“紅淨”之詞。但不唱昆腔,隻唱高腔,極其莊嚴肅穆,和其他“淨”行有嚴格的區分,并不屬于原來“淨”行的表演範疇。所以列入“淨”行,大約隻因其勾臉而已。昆曲《醉打山門》的魯智深等角色,才與明代傳奇裡的“正淨”,“副淨”有血緣關系。至于“淨”大露頭角,與“生”、“旦”、“醜”并駕齊驅,還是從晚清時京劇藝術形成之後。

(作者:六場通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