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求助銀行市民項女士被冒充淘寶客服的騙子,騙走銀行卡信息及驗證碼。當她收到短信稱其銀行卡賬戶1.8萬元被轉走時,才意識到受騙。項女士立即到農業銀行求助。在銀行大堂經理的引導下,項女士與騙子巧妙周旋,取得了騙子的銀行卡号。農業銀行第一時間鎖住了該卡号,并指導項女士口頭挂失了該卡。後銀行發現客戶的錢竟是被劃到一家基金公司。經聯系該基金公司并表明該“投資”系詐騙後,基金公司承諾核查屬實會退款。兩日後項女士被騙的1.8萬元終于物歸原主。警方提醒,大多數銀行都有針對客戶被通訊(網絡)詐騙的相關規定,包括在營業廳内放置通訊(網絡)詐騙防範提醒,及時發現可疑情況,勸止受害人轉賬等等。同時,一些銀行還專門就客戶被通訊(網絡)詐騙後,如何及時采取凍結賬戶等“止損”措施做出規定。但自從騙子發現讓受害人去銀行櫃台彙款,經常被銀行工作人員勸止後,将陣地轉到了網上銀行。
第一時間“自助止損”市民張先生在網上搜到一個“一折機票”網站。張先生以為撿到便宜,通過該網站,購買了3張機票,并往該網站提供的銀行賬戶彙了款。付完款,張先生和朋友說起這事,朋友告訴他可能被騙,後立即報警。民警在電話中教張先生:1、撥打詐騙賬号歸屬銀行的客服電話,選擇口頭挂失,根據語音提示輸入該詐騙銀行卡賬号,重複輸錯三次密碼就能使該詐騙賬号鎖住。2、登錄對方銀行卡網銀,同樣輸錯密碼直至網銀提醒“當日密碼錯誤5次,請次日登錄”。張先生按照民警指點操作後,立即趕到銀行和派出所報案,所幸措施及時,騙子還沒轉走該筆錢。張先生順利取回被騙錢财。若是受騙人受誘騙後告知騙子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賬号密碼、手機号碼、驗證碼等個人信息,那麼這張銀行卡實際上已經是“城門大開”。這時就應立即通過緻電銀行客服、登錄手機銀行或網銀,挂失受騙人自己的銀行卡或修改密碼,以防止賬戶内的錢被轉走。挂失成功後,再選擇報警。警方提醒,這種“自助止損”方式适用于緊急情況,但由于該措施隻能阻止騙子一天時間,故受騙者在采取該“快捷止損”後,仍需到銀行求助及報警。據了解,該方法在不少銀行都能實現。一般成功鎖定網銀和手機電話銀行轉賬功能後,騙子很可能拿不到錢,因為大多數騙子都不用自己的身份證去開戶,沒法去銀行網點提款。
第一時間電話報警辦廠的蔡先生在6月底時,收到一條含銀行卡賬号的短信,蔡先生以為是合作夥伴,就往該賬号打了5萬元。打完款後,蔡先生突然意識可能上當,立即報警。瑞安警方通過銀行凍結了騙子的銀行卡賬戶,所幸錢騙子還沒來得及轉走。警方又聯系上該卡的卡主李某,原來李某的身份證丢了,被騙子拿去辦了銀行卡行騙。經過一番周折後,蔡先生取回5萬元。警方提醒,當事人的第一時間報警非常重要,警方能及時介入立案偵查,通過銀行凍結犯罪嫌疑人的詐騙銀行卡賬戶資金,也為後續的追贓、避免更多人被騙創造有利條件。事實上,警方在辦案過程中經常發現,在警方通過銀行将騙子的銀行卡凍結後,仍有源源不斷的被騙者彙款到這個賬戶,而這無疑是為其他受害者追回贓款創造有利條件。據警方介紹,受害人被騙之後,千萬别不知所措,任何“止損”的有效與否,都是建立在“與騙子搶時間”的基礎上,隻有你在第一時間冷靜有效處置,才能為公安部門和銀行開展相關工作、挽回損失争取時間。同時,警方呼籲,通訊(網絡)詐騙防範工作,不僅僅是職能部門的職責,更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社會各界積極開展防範,從群衆自我防範入手,構築金融安全防範銅牆鐵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