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我們在不就要吃月餅,還要在晚上和家人圍坐在一起賞月。那麼中秋節除了要吃月餅,還有什麼需要吃的食物嗎?今天小編專門收集了不同地區,中秋節吃食大集合,一起來看看吧。
1.月餅
2.菱角
3.栗子
4.柚子
5.團圓馍
6.糍粑
7.南瓜
8.山東麥箭
9.芋頭
月餅可以說是中秋節的代名詞了,南來北往,每個地區的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都要買月餅、送月餅、吃月餅。月餅的口味很多,喊得、辣的、甜的多種多樣,以五仁月餅最為經典。
菱角,在中國南方,尤其以長江下遊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它是一種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菱角蒸煮後剝殼食用,亦可熬粥食。據說在這天吃菱角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
栗子是幹果之王,不僅具有重要的保健價值,而且味道鮮美。闆栗是中秋必吃的小食之一。它不僅可以做零食,也可以當做一種菜來做,例如闆栗鴨,闆栗燒雞,闆栗炖雞湯等,味美又健康。
柚子常見于我國長江以南各地,最北限見于河南省信陽及南陽一帶。在中秋節這一天,柚子必備食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寄托了人們希望月亮保佑的美好願望。柚子開胃、解油膩,與月餅搭配剛剛好,它還是十大最佳潤肺止咳食物之一,好吃又健康。
5.團圓馍
團圓馍是陝西關中農家自制的一種特有的大圓月餅,它一共分為三至五層,每層周圍雕塑着各式各樣的花朵,看起來十分美觀,同時也象征着家庭大團圓。在拜月時作為獻禮,獻給月亮,拜月後分而食之:一家有多少人,切成多少塊。
中秋吃糍粑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據說是為了紀念楚國大将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制成的一種,把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裡用石錘或者蘆竹搗成泥狀制作而成。糍粑象征着豐收、喜慶和團圓。
江南各地流傳着一種說法八月半吃南瓜,這是根據一個美好的傳說黃花姑娘菜南瓜救父母而流傳下來了的,因此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麥箭是山東地區中秋美食之一。它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餡兒,然後卷成筒狀蒸熟,吃的時候可以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流行着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俗話說: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取芋、路的諧音來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的工作。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之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