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有網友跟筆者吐槽說:“我們公司又雙叒叕裁員了,講真的,工作難找,我都想離職!”
問過原因,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996、工資還低,事多天天被罵,工作委屈……
“我的工作太枯燥了,每天都在重複着機械的事情,天天開會幾個小時,下班才開始加班”
“老闆三天兩頭發火,見誰都拉着臉,和我們欠了他錢一樣,在公司話都不敢說”
早上起床,發現這樣一條網友熱議的帖子。有網友統計了國内實行955工時制的公司。以下為公司名單,基本不屬于 996 的公司,相對接近 955/965 的水平,但是依舊要看部門和地區,不能保證完全準确性。955.WLB。
再一看評論,外企更成了香饽饽。老規矩,我們先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walmart呢?上海的HP是hupu嗎?hmmm 裡面确實有不加班的,但是不代表裡面都是養老院,血汗工廠不也在麼?亞麻,号稱北美阿裡。955的公司多了去了,996都是是新常态了。
也有網友感慨到。基本都是外企,多麼諷刺啊,最關鍵是,這些公司都還很牛逼。離開外企很多年了,現在外企待遇和互聯網一二線廠比如何?
也有網友說到。一直都很喜歡外企,可惜英語一般般進不去,杭州隻有一個Cisco,果然杭州是XXX之都...幾乎都在北京、上海,為啥深圳,廣州無。Splunk上海site要關了,relocate澳洲或者n 6離職,然而這些公司不是不招人,就是快退出了再縮編。
也有網友解釋到。relocate澳洲今年測試是什麼原因不清楚。去年因為接了政府項目,把開發全搞到加拿大去了(合同要求不能在中國開發),并不是混不下去跑路。splunk有幾個地方可以選的,沒說一定要relocate到悉尼,n 6是提前6個月通知,相當于n 12。
也有網友罵到。每次看到一堆人說亞馬遜是血汗工廠我就好笑,自己天天996笑别人965的血汗工廠,也不看看參照系,北美阿裡965是血汗工廠,國内阿裡996是福報。深圳普遍996,大小周,大部分在上海,北京的同學趕快轉移陣地啊。國内大廠過來的,工作量小到頭一個月我以為老闆準備試用期開了我,看到GBS除外,瞬間紮心了。
也有網友吐槽到。蘋果出了名的加班多、出差多、壓力大。不要以為外企都是工作生活平衡,那些适合養老的外企基本都裁員倒閉了。這是git上一個很火的“項目”,與996對應,叫955.WLB,是一個微軟大佬建的,ebay加班也不少,這個也不準,總體還好。
也有網友講述自己的經曆。我曾經也在外企工作,老闆是個加拿大人,外企和民企确實差别很大,比如,你在民企要是加班,或許老闆會覺得:嗯,XX,很努力啊!為你點個贊。如果在外企加班的話老闆會很奇怪,就會懷疑是不是HR這個崗位設置的有問題,或者就是:能力是不是跟崗位不Match啊~~
看了網友這麼多吐槽,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父輩那代人為了争取雙休日的假期制度,可謂是嘔心瀝血。
1986年,有關部門成立了“縮短工時課題組”。
1994年3月5日,每周工作時間減到44小時,開始實行“大小禮拜輪休制”。
1995年五一勞動節,國務院出台了真正意義上的五天工作制。
但到現如今,雙休日卻又成了很多人的奢侈品。父輩們幾十年争取來的雙休,讓我們這代人幾年就敗光了。
有句被說爛了的老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工作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也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如今呢?國内互聯網企業盛行加班文化。盡管他們知道違反《勞動法》,但國内這些大企業通過各種“變通”方式,比如簽署自願加班的協議、末尾打卡等等。在現實中将其變成“标準工時”,大行其道多年,而且還對其美化,貼上“奮鬥精神”“不辜負青春”等标簽,對員工道德綁架。不願意996的,就會被說成價值觀有問題,懶惰不努力。就在這種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無奈氛圍裡,996工作制幾乎成了國内各行業的标配。
用難聽點的話來說,這就是國内土鼈無能的表現。筆者以前也分析過,國内經濟換擋轉型,國内一些公司與領導普遍因為沒有好的技術手段以及核心競争力,更沒有好的管理創新手段的前提下,就通過不斷壓榨員工來緩解自己的焦慮。這種畸形變态的“加班文化”,逼得員工為了内部競争,不得不選擇形式主義的加班,天天為了比拼而去耗時間。對于制定這種規則的領導,真的是無恥至極。而更為悲哀的是,缺乏博弈能力的普通員工,在飯碗的壓力下最終被迫接受了老闆強加的遊戲規則。對此,我們還無可奈何!
歡迎大家關注筆者公衆号,更多坊間八卦等着你,也歡迎大家和小編爆料。筆者以幫助大家維權為目的,除此之外,也為大家分享互聯網的新鮮事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