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研習社
日漸悠長,蚊子便先發制人,搶先預報了夏日的來臨,順帶在人們的身上留下了“到此一遊”的痕迹,至此,撓癢扒也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今個,便來講一講這古代的撓癢器 —— 如意的二三事。
黃楊木透雕佛手如意 研習社藏
紫檀木嵌綠松石如意研習社藏
如意一名為雅稱,從屬文房清供一類。背癢時用以搔背,免于尋求他人的幫助,故而南方人稱之“不求人”,北方人則稱作“老頭樂”、“撓癢癢兒”等。
制作材料豐富,涵蓋竹、木、石、銅、鐵、牙骨、犀角、陶瓷等。
其中,亦不乏工藝考究者,如琺琅如意;亦或是局部嵌有白玉、松石等珍貴材料雕成的佛手、葫蘆、靈芝、蝙蝠等帶有祥瑞之意的紋飾。
紫檀三鑲白玉如意 研習社藏
如意之由來
如意由來之說主要有二,其一為古代搔杖而來。
《稗史類編》中載:“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長可三尺許。或背脊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
這段話便點明了如意的前身,即以竹木材料制成的搔杖,而後曆經朝代發展,其撓癢功能逐漸弱化,取而代之裝飾功能等。
清 金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金錾花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另有一說,如意随佛教傳入,而後經曆本土化發展。如意一詞出于印度梵語“阿娜律”,為印度佛教僧人所持物。
據《釋氏要覽》中記載,“如意之制恙心之表也”,傳說釋氏以文殊菩薩執此。菩薩是未成佛的信徒,執“如意”以表早日成佛的心願。
再如梁代慧皎《高僧傳》中寫道,南朝高僧釋慧瑜“手執如意于座而卒”。
青玉拿如意羅漢 故宮博物院藏
佛教傳入我國後,講僧多持“如意”,佛徒們亦手持如意聽講,同時還能将其作為記事的書寫器用,記文于上以備遺忘,故又稱之為“如意杖”。
清 金星玻璃靈芝式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如意之發展
如意起源甚早,然具體何時并不可考。
宋籍《事物紀原》中記載:“吳時秣陵有掘得銅匣,開之得白玉如意,所執處皆刻螭彪蠅蟬等形。胡綜謂:秦始皇東遊埋寶以當王氣,則此也。”
由此可知,自秦始皇時期便有了玉制如意。
金錾花壽星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魏晉南北朝時期,從帝王到達官顯貴,再到文人雅士,都将如意作為把玩之物。對于皇宮貴族階層而言,如意亦是身份和權貴的彰顯。
有詩雲:“腕動苕花玉,衫随如意風”,可以看出玉如意在當時也可作助舞之用。
清 掐絲琺琅萬福三多紋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及至唐代,如意的造型日益豐富多彩,其形制亦發生了改變,柄身逐漸扁平化,頂端彎折處則演變為如意的頸部。
唐代詩人李賀曾寫道,“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可見如意也作生活用具而使用。
清 青玉雕花卉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至明清兩朝,如意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其制作工藝、材質、圖案裝飾都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
再者,正所謂“如意”即吉祥也,這一詞本身所帶有的祥瑞含義,使得如意赢得了上自皇室下至平民階層的喜愛。
清 雍正十二美人圖其一(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上、後妃之不可或缺玩物,寶座旁、寝殿中均可見如意的身影,以示吉祥、順心。
每逢吉慶佳日,王公大臣們将如意作為禮尚往來的互贈禮物;皇帝選妃以如意作定情之物;皇帝皇後常以如意賜大臣,祝其事事如意,歲歲如意,古人對如意之喜愛可見一斑。
如意之功用
從曆史發展來看,如意無疑經曆了撓癢實用器到吉祥陳設器的轉變,事實上,除卻這兩者,在某些時刻,如意也有着其他功用。
清 紫檀镂雕嵌料石柄金星石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如意曾為威儀用具,其威勢與權杖所相似。如南朝的韋睿在徐州的戰事中,就用“如意”指揮千軍萬馬,一日數合。
“明旦,元英自率衆來戰,睿乘素木輿,執白角如意以麾軍,一日數合,英甚憚其強……睿雅有曠世之度……被服必于儒者,雖臨陣交鋒,常緩服乘輿,執竹如意以麾進止,與裴邃俱為梁世名将,餘人莫及。”
清乾隆 剔紅葫蘆紋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其次,如意亦可作打節拍之器,吟詩詠賦之時可擊之。
如“王處仲每酒後,辄詠’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再如“石崇與王恺争豪,并窮绮麗以飾輿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
青玉嵌紅寶石三鑲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再者,如意或可能作為兵器在戰場上出現過。有一類如意少見,即鐵如意,質地較為堅硬,入手沉重,顯然,不是作為陳設器而存在的,其功用在古籍有所記載。
如《通雅》引《音義指歸》雲:“如意者……清談者執之,鐵者兼藏禦侮。”
明成祖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如意”為黃帝所制,戰蚩尤之兵器也。後世改為骨朵,天真執之,以戰群魔。骨朵即錘、锏一類的兵器。明成祖認為如意是後世錘、锏的前身。
木柄嵌玉石染牙石榴紋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如意也是道教常用法器之一。道教認為如意之造型有三點,首尾兩點作雲形,或靈芝形。中央一點作圓形,取三位一體之義,即一心尊三寶也。
道教宮觀神靈造像中有天尊手捧如意像,齋醮科儀中高功法師代天說教時,也手執如意。
辰砂攢花如意 故宮博物院藏
總之,無論是用作撓癢的實用器,還是作為承載美好願望的貴重器物,亦或是其他,其本質皆為滿足古人需求的産物,隻不過,有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的之别而已。
歲月荏苒,現如今的如意對于大衆而言,已成為一種财富、吉祥符号,故而,不妨置一柄如意在居室之中,如意在握,撓癢不愁,歲美人和,豈不樂哉!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