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入伏之後,天氣就比較炎熱了,尤其有些地區高溫天氣頻發,體内容易積累濕氣,大家一定要注意祛濕。祛濕的最佳方法就是吃一些祛濕的食物。除了祛濕,入伏之後也要注意防暑降溫,吃一些相應食物。那麼,2022入伏吃什麼好呢?以下為您介紹入伏後養生食物及飲食原則。
2022入伏吃什麼好
入伏飲食
1、餃子
伏天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人的食欲會下降,吃不下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所以人們在伏天吃餃子,為的是能夠平安度夏。
2、地瓜
地瓜又名紅薯、山芋。它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地瓜有抗癌、保護心髒、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有長壽食品之譽。
無論是煮地瓜或者是烤地瓜,都不僅味道香甜,還有排毒祛濕,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除宿便的功效。除此之外,将地瓜和小米或其他谷物一起煮制成粥,除濕的效果還會更好哦。
3、冬瓜
冬瓜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排濕食物之一,吃冬瓜對于排濕也有極大的幫助。冬瓜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能夠極好的補充身體需要。
夏天是冬瓜成熟的季節,也是吃冬瓜最适宜時間。此時冬瓜中的碳水化合物既能補充身體水分,又可以有效清熱解暑,健體消腫。
而在排除身體濕氣方面,冬瓜中富含的鉀離子能夠不斷的幫助身體進行排濕,利水消痰、清熱解毒,有效的保健身體。
4、紅豆
紅豆,又名赤小豆。紅豆中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在中醫中,紅豆性平、味甘酸、無毒,有滋補強壯,除濕滋養、強身健體的功效。
将紅豆煮成粥之後,紅豆的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對人體的滋補也更加有效。紅豆薏米粥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具體做法為,将紅豆洗幹淨後和适量的薏米一起放入鍋中,随後熬煮成粥即可。将要起鍋之前,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5、蓮子
入伏後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髒最脆弱,暑熱B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适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幹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6、生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姜具有溫補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姜新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時機也來到了。
生姜4片,大棗4枚,紅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一杯溫胃散寒的姜棗茶就沏好了。
喝姜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現在也似乎越來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節。
三伏天飲食原則:
入伏飲食養生
夏季養生莫貪涼
預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問題。夏季瓜果衆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紅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海帶綠豆湯是很理想的清熱解暑食物,海帶能消痰軟堅、洩熱利水、止咳平喘,而綠豆清熱解毒、消除暑熱,一起煮湯味道也很特别。
用10克荷葉,加6克金銀花,再加10克黨參,組成解暑益氣湯,可以清解暑熱,生津止渴,也非常不錯,但身體偏虛寒的人應少吃。
中醫認為,夏天是陽氣最盛的季節,适合多吃些溫性食物,助陽升發。陽氣抒發出來,可以讓毛孔張開,汗液排洩通暢無阻,就算暑氣逼人,也能及時散熱,不緻于出現中暑的現象。
相反,如果為了一時痛快,大吃寒涼性食物,身體的氣血遇熱則行,遇冷則凝,反而将散熱渠道堵塞了,更容易中暑。
食物清淡能養生
在食物“補養”方面,因為三伏天天氣炎熱,出汗甚多,加上晝長夜短,睡眠時間相對較少,因此能量消耗甚大,需要有合理的飲食來支持,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補養”。這時節不适合吃得過于葷腥油膩,對于一般的人,三分葷七分素比較合理。
盛夏常出現胃脹、食欲不振的問題,可飲用香氣濃郁的花草茶以醒脾,還可以用豬脾與姜絲爆炒後隔水蒸熟來吃,有健脾開胃的功效;草果去心去皮。
切細,與羊肉、生姜、料酒同放炖鍋中,加水炖熟佐餐,能溫中燥濕,開郁消食;對于胃虛寒者,可用花椒、胡椒炖雞腎,能溫中止痛助消化;用當歸黃芪炖石斑魚,能補氣血,益精髓,對于氣血兩虛而常出現心悸患者大有裨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