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立秋應該吃什麼 飲食原則有哪些

2022立秋應該吃什麼 飲食原則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06 11:21:47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表示将要進入秋天涼爽的氣候,那麼在立秋應該吃什麼呢?立秋的飲食原則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立秋應該吃什麼

  秋桃

  在浙江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秋桃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丢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一年健健康康的!

  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将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隻以胖瘦做标準,瘦了當然需要“補”。等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時,就要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炖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焖肉,以及肉餡餃子、炖雞、炖鴨、紅燒魚等。

  立秋後白天仍然炎熱,但早晚寒氣将漸盛,虛弱人群要避免寒氣侵體。不同于長夏屬濕,入秋後燥令當時,天氣幹燥,靠近暑天屬“溫燥”、靠近冬天屬“涼燥”。溫燥容易“動血”,不妨吃些滋潤的食品,如銀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荠、蘆根等,既清熱又潤燥。

  秋屬金、金主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情緒比較容易低落。專家提醒,秋天要特别注意情緒調适,做到内心甯靜、心情舒暢,遇到傷感之事應主動排解。立秋之後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氣更涼爽後建議加強體育鍛煉,有助于氣血運行、疏導肺氣。

  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現代醫學認為,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内過剩的鈉結合,并使之排出體外。食入過量鹽分時,可吃蘋果來幫助排除,所以吃蘋果或飲蘋果汁對高血壓患者有益。

  健康最有利的水果。在衆多的水果和蔬菜中美國人排出了對健康最有利的水果。其中蘋果排名第一,因為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人體足夠的纖維質,降低心髒病發病率,還可以減肥。許多美國人把蘋果作為瘦身必備,每周節食一天,這一天隻吃蘋果,号稱“蘋果日”。

  葡萄

  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瀉。

  西蘭花

  西蘭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對于提高皮膚抗損傷能力、保持肌膚彈性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蜂蜜

  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維生素及糖類,對于皮膚是絕佳的保養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還可潤肺去燥,從内養外。

  海帶

  海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可以調節血液的酸堿度,防止皮膚過多分泌油脂。

  藕

  藕既可當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啖熟食兩相宜。藕不論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生藕性寒,甘涼入胃,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适用于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婦女産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間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色由白變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而用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既富營養,又易于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功效,實為老幼體虛者理想的營養佳品。

  魚類

  魚類尤其是深海魚類中含有的脂肪酸可以消除損傷皮膚膠原及皮膚保濕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質,防止皺紋産生,是幫助女性延緩衰老的食物之一。

  立秋的飲食原則

  營養要均衡,更要易于消化

  夏季不但人體消耗大,而且因高溫而食欲下降,會導緻營養供給不足,所以立秋後的飲食要多樣化,隻有食物的多樣化,營養才會更均衡,食物還要易于消化,這樣才能有效地補充人體所需的各項營養元素。

  适量補充纖維素,還要細嚼慢咽

  立秋後氣候相對來說比較幹燥,所以應該适量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等,進食時多多地細嚼慢咽,這樣可以生津潤燥,以防治秋季咽喉幹燥,而且還有利于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另外,這些食物中的纖維素能保持腸道水分,能防治便秘。

  進補要适量,平補更得當

  立秋之後是進補的最佳時間,一是經過炎熱的夏季,人體損耗較大,調養身體很有必要;二是立秋之後正是換季時間,人們抵抗力比較薄弱,如果體質不佳就更容易得病,這時适當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和體抗力的食品,對于身體是很有好處的。隻是進補要适量,那種把許多補藥、補品加在一起集中大補的行為不但浪費财力和物力,而且對健康毫無幫助,甚至還會損害身體。

  秋季進補最好選用平補食品,比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可以選用具有健脾補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又比如,應對秋燥可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銀耳、百合等等。

  重視進補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排毒

  人體中廢物的及時排出,才能減少有害物質在人體中的滞留與吸收,進補的功效才能更好地發揮,所以在提倡進補的同時,也應該同樣重視排毒。平時可以多吃些黑木耳、蜂蜜、豬血、海帶等食物,這些食物能促使人體迅速排出腸道中的有害物質,還原腸道最佳狀态,無花果、胡蘿蔔等則有助于增強肝髒排毒。

  切忌放縱食欲,過分大吃大喝

  秋季正式收獲的季節,好吃的食物特别多,再加上立秋後天氣轉涼,人們往往胃口大開,進食較多,這時如果過分放縱食欲,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肥胖,還會引起各種疾病,如痛風、脂肪肝等等,所以有時還是要學會自我控制。

  多吃新鮮果蔬,少吃辛辣食物

  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後要适當減少了,因為秋季本身就比較幹燥,再多吃辛辣食物則更容易上火,而應該多喝些水,多吃一些含水分較高,潤喉的果類以及新鮮蔬菜,為身體提供許多必需的維生素。

  秋季水果以酸性水果為最佳,瓜類食物要少吃

  所謂“秋瓜壞肚”就是說立秋後再好吃的西瓜、香瓜,還有菜瓜都不能多吃了,這些都是寒性食物,尤其是脾胃虛寒的老年人更是不宜吃,否則很容易損傷脾胃。秋季應當多吃一些帶酸性的水果,比如梨子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葡萄可以預防疲勞,還能益氣補血、健脾胃、壯筋骨,等等。

  秋季食物以溫熱為宜,生冷食物盡量少吃

  立秋之後,氣溫變化較大,漸漸由熱轉涼,即使白天太陽高照時人體感覺較熱,但到了晚上總還是秋涼襲人,人體為了适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在發生着變化,如果這時再因為貪涼而較多地食用生冷食物,就很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适,甚至引起消化道疾病。

  早上一碗粥,健脾胃還補中氣

  初秋時節,氣溫變化很大,再經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季,人體抵抗力大都不是很好,這種時候如果每天早上喝上一碗溫熱的粥,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粳米或者糯米本身就有健脾胃、補中氣的功效,溫熱的粥更能抵禦晨起的秋涼,如果再加入一些對症的藥材做成藥粥,食療效果就更好了,比如沙參粥、黃精粥等等。

  秋不食姜

  生姜屬于熱性食物,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所以古代醫書中就有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而秋季最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所以可以适量多吃些蜂蜜、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還可防止秋燥帶來的津液不足。

  油膩的煎炸類食物容易家中呼吸道疾病

  油膩煎炸的食物本身不易消化,立秋之後就更不應該食用了,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積聚在胃中,從而加重體内積滞的熱氣,不利于潤燥,這也就是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複發或加重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