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地區果園五配套生态農業以農戶土地資源為基礎,太陽能為原動力,沼氣為紐帶。形成以農帶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糧、果,草、糧、牧有機結合,協調配套發的良性循環體系。現以西北地區推廣的果園五配套生态農業技術加以介紹。模式組分為果樹、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及蔬菜等,飼料作物,豬禽,腔腸動物姐蝴及食用菌。
基礎設施為一眼40m3的水窖,一口 8 ~ l0m3的沼氣池,一座10 ~20m2的畜禽,詞養4 ~6頭豬,20〜40隻雞,一座10 ~ 15m2的簡易看護房。采用滲灌及稭稈覆蓋技術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沼氣技術提高系統内能量轉化效率。生産以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飼料作物、果樹為主體,兼營食用菌生産。
兼具農産品生産、果品生産及水土保持功能。飼養業生産以豬、禽生産為主并為種植業生産提供有機肥源。沼氣池則為聯系初級、次級生産的紐帶。這不僅為生産生活提供廉價能源,同時也間接地減少了對天然植被的破壞,對水土保持有重要意義。針對黃土高原區域水源奇缺的客觀現實,修建水窖與滲灌及稭稈覆蓋技術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利用效率及初級和生産水平,使生産系統經濟收益大幅度增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