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是誰發明的曆史上并未記載,但月餅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吳自牧的《夢梁錄》中,當時月餅還隻是一種點心食品,後來逐漸将賞月和月餅結合起來,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中秋節吃月餅象征着人們對于團圓的美好期盼。
月餅是誰發明的?
每到中秋節,人們都會想到月餅,因為月餅是中秋節的時節食品之一。很多人好奇月餅是誰發明的,其實在曆史上并未記載月餅的發明者是誰,但是在現存的文獻中,月餅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吳自牧的《夢梁錄》中。
南宋時期,月餅隻是一種點心食品,後來才逐漸将其與賞月結合在一起,寓意着家人團圓,寄托思念。關于中秋賞月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唐代,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有關中秋賞月的文字,代表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
月餅的特色
中秋節吃月餅象征着人們對于團圓的美好期盼。月餅一般是烤制而成,其表面金黃、平整飽滿,呈扁鼓形,皮餡薄厚均勻,冰皮酥松,口感香酥。月餅好吃但不宜多吃,月餅屬于重油重糖的高熱量食物,成人一天吃一百克為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