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是哪個國家發明的,有多種說法,《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時,英國人已經利用奶品、糖、蛋糕及不同香料制作出了類似蛋撻的食品,也有說蛋撻是中國17世紀滿漢全席中的第六宴席中的一道菜式。
蛋撻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我們現在吃的蛋糕是葡式蛋撻,是有一個英國人改良過後的産品。據說英國人安德魯在葡萄牙吃到裡斯本附近城市的傳統點心後,決定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創意,于是在1989年的時候,他在澳門路環島開設了安德魯餅店,用豬油、面粉、水、蛋等材料制作出了備受歡迎的葡式蛋撻。
不過蛋撻之所以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主要還是因為安德魯和妻子的婚變,1996年,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婚姻破裂,瑪嘉烈将屬于名下的店改名為“瑪嘉烈”,落戶香港和澳門,在當時迅速的刮起了一股葡式蛋撻的風潮。
傳聞中蛋撻是由修女發明的
還有一種傳聞是,蛋撻是在19世紀由修道院裡面的修女發明的。在當時,修女需要用大量的蛋白給衣服商家上漿,為了不浪費剩下的蛋黃,就發明這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點心,後來葡萄牙自由革命發起,修道院被迫關閉,修女們将蛋撻的配方賣給糖廠老闆,并在修道院旁邊開了一家專門制作蛋撻的小吃店,直到現在,這家蛋撻店依然屹立不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