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其實,采桑是一門技術,是講究方法的,更是講究時期的。那麼,大家知道采桑是什麼季節?桑葉采收有什麼特點?
采桑是什麼季節
采桑是春季,夏秋蠶期的桑樹,不斷生長桑葉,以緻老嫩不一,采桑時用同色同位并加手觸(桑葉軟硬的觸感),葉位一般比春期下1-3葉。夏蠶期1、2齡選采夏伐桑新條上的适熟葉,3齡以後開始疏芽,也可采用新條基部4-5片葉。還可采用春伐桑樹的一部分葉。秋蠶期采葉方法,要摘葉留柄,保護腋芽。
一、二齡用葉,邊采邊疊,葉柄疊葉柄,放于采葉籃内,蓋上濕布,以防日曬風幹。三齡用葉量較多,不必疊葉,采夠葉後,及時送回貯好。
當氣候幹旱,桑葉含水量少,宜在早晨多采,反之,則傍晚多采。盡量不采雨葉。小蠶期采桑,可一邊采,一邊理成一疊疊放在蒲包或籮筐中,上蓋濕布,防止萎凋。大蠶期采桑量多,要快采,輕裝,盡可能縮短采桑時間。早晨應在露水幹後采葉,下午應在傍晚陽光較弱、溫度較低時進行,不采雨露葉和高溫日曬葉,遇連續雨天需采水葉時,應晾幹或擦幹後再喂蠶兒。
桑葉采收有什麼特點?
衆所周知,一般的農作物采收都是等其自然成熟以後才進行的,所謂瓜熟蒂落,在采收過程中不會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産生不良影響,但是桑葉采收卻有所不同。因為桑葉是上述的重要營養器官,承擔着桑樹光合作用以及葉綠素轉化的重要責任。具體來說,桑葉采收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采收次數多
很多農作物一年隻采收一次,但是桑葉一年卻不止一次,而是要經過多次采收。正常情況下,一年至少要養4次蠶,每次采收桑葉1次的話,一年就要采收4次。實際上在生産過程中,為了桑園的科學管理和桑樹盛産年限的延續,桑葉采摘的次數會根據生長情況以及養蠶用葉量的多少而定。
第二,采收時間早
傳統農作物的采收時間是等到自然成熟以後才進行,而桑葉采摘根本等不到桑樹葉片的自然成熟。在幼齡蠶養殖時期,一般要采摘鮮嫩桑葉,即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而在大齡蠶期間,采收的桑葉正處于它最旺盛生長的階段。此時葉質營養豐富,最适合喂養大齡蠶,可以有效地生産優質高産的蠶繭。而等到桑樹葉片完全成熟開始發黃脫落的時候,已經不适合養蠶了。
桑樹的種植管理
1、種植時間:12月至次年3月
2、栽植密度與形式:每畝移栽桑苗1000-1200株,栽植形式有兩種:
⑴寬窄行種植:水肥條件好、平整的地塊,采用寬窄行種植,三角形對空移栽。要求大行距6尺,小行距2尺,株距1-1、5尺。
⑵等行種植:水肥條件差的台地、緩坡地宜采用等行栽,行距4尺,株距1、2-1、5尺。
3、品種及苗木處理:
⑴桑樹品種以農桑系列為主,主要有農桑8号、農桑12号、農桑14号;
⑵苗木選擇處理:将苗木按大小分開,分别種植,種植前将枯萎根、過長根剪去,并在泥漿中浸泡一下,可提高成活率。
4、定植:要求苗正、根伸,淺栽踏實,以嫁接口入土10厘米左右為宜,澆足定根水,覆蓋地膜(寬窄行膜寬3尺,等行膜寬2尺)。
5、移栽後的管理:
⑴剪幹:移栽後離地面5-7寸剪去苗幹,冬栽的進行春剪,春栽的随栽随剪,要求剪口平滑。
⑵疏芽:待新芽長至4-5寸時進行疏芽,每株選留2-3個發育強壯、方向合理的桑芽養成壯枝。
⑶摘心:對隻有一個芽的,待芽長至4-6寸時進行摘心,促其分枝,提早成園。
⑷補缺:桑芽萌發後,及時檢查,未成活的及時進行補種。
⑸排灌:幹旱要澆水,雨天排澇,提高成活率。
⑹加強除草、施肥:及時淺耕除草,疏芽、搞心後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澆沼液、人糞尿等,施肥量掌握在成林桑園的1/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