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二月二,龍擡頭,象征着春回大地、萬物複蘇。那麼,二月二龍擡頭是什麼意思?2023二月二龍擡頭是哪天呢?快點随詳細了解下這個象征美好的節日吧。還有南北方二月二龍擡頭習俗差異介紹哦。
2023二月二龍擡頭是哪天
龍擡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農耕文化中,“龍擡頭”标示着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将龍擡頭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二月二龍擡頭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擡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二月二”的說法流行于全國多數地區。為孩子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擡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擡頭,孩子大人要剃頭。”如今,人們習慣趕在春節前做個新發型,到了二月二,一個多月過去了,頭發長了不少,也是時候理發了。
南北方二月二龍擡頭習俗差異
北方引導龍和剃頭
“引龍”是北方龍擡頭節的主要内容,“引龍”的方法大緻有二:一是“撒灰引龍”,二是“汲水引龍”。前者主要以石灰撒在竈間水缸處,用以引龍出世,實際石灰有殺蟲之效果;後者則是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除此之外,“剃龍頭”也是北方龍擡頭節的傳統風俗。北方 過年有風俗,正月不剃頭,生長了一個月的頭發必須得在龍擡頭日剃掉。而且在河北,人們普遍認為如果龍擡頭當天不理發,則擡不起頭做人,日後沒出息。
南方祭土地神看戲
南方的社日主要活動是祭土地神、看社戲。相傳二月二是土地公的生日,因此在這天祭拜土地神可以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社戲是在社日舉行的演藝賽會,為酬神求福,要演“社戲”,又稱“土地戲”。
農村中春秋社戲,通常在廟台或臨時搭建的野台上演出。魯迅先生在《社戲》一文中,就生動描繪了清末紹興鄉間社戲演出的情景。
漢族地區的二月二節俗除去龍擡頭和社祭,還存在借這一歲時而開展的各類紀念節俗。就閩東而言,古鎮霍童的二月二燈會,民間傳說是隋谏議大夫黃鞠為報答姑丈朱福而舉行的燈會活動,霍童的二月二燈會由此流傳千年至今,頗具地方影響力。蜀中地區則有二月二踏青挑菜的習俗,龍擡頭那天人們相邀結伴至野外踏青,順便挖些野菜帶回家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