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之前被叫做啟蟄。顧名思義,啟自然就是最初的意思,蟄是蟄伏的意思,啟蟄就是說曾經在冬季時候那些蟄伏的動物們。啟蟄後來之所以改名叫做驚蟄,是因為到了漢景帝時代,因為漢景帝名為劉啟,所以需要避諱,于是将啟蟄改名為驚蟄,也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的意思。
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鲫鲥早成蔭。
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廪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闾裡。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曉曉遺衆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逦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滞淹。
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惠風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雲笈簽。
親友莫嗔情話少,向來屏息似龜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