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3年植樹節是幾月幾号 2023植樹節的具體時間

2023年植樹節是幾月幾号 2023植樹節的具體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13 12:09:33

  導讀:森林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森林又是地球母親的肺,地球的森林有着巨大的經濟價值,他們吸收着二氧化碳,吐出氧氣,還能加固土地,讓水土不流失,但是森林在一些人的利益驅動下,被破壞的越來越嚴重,保護森林,刻不容緩,保護森林最重要的就是植樹,讓資源變成可持續利用,那麼2023年植樹節是幾月幾号?2023植樹節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答。

  2023年植樹節是幾月幾号

  2023植樹節的具體時間:3月12日,農曆二月二十一,星期日。

  植樹節,按照法律規定,是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群衆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内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通過提倡這種活動,為了激發大家愛林、造林的熱情,促進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态環境而成立的,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植樹節的來曆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其實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确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着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隻有18歲的孫中山,千裡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于成材。

  植樹節曆史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後舊曆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适于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行之。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植樹節的意義

  1、植樹造林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随着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并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将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2、植樹造林可以美化環境,提高空氣質量,還能改善氣候狀況,茂密的樹冠可以遮蓋陽光的照射,将20%左右的熱量反射回天空,60%—70%的熱量被樹冠吸收。此外植物蒸騰作用的維持也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由于樹林内空氣濕度大,熱容量大,風又小,因此溫度變化是比較緩慢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