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在近期是高發期,甲流會帶來的并發症也有許多,比如發熱、咳嗽等,當我們患上甲流之後,還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嗎?感染甲流之後還需要吃哪些藥呢?和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甲流患者需服用抗病毒藥物嗎
目前正處于甲流高發的季節,在家裡面可以準備一些應對甲流的藥物。
針對甲流有比較好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患甲流的病人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一般來說,大多數甲流是自限性疾病,很多病人3-5天症狀就可以自行緩解,不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
而高危人群,比如說65歲以上,伴有基礎疾病或者免疫抑制人群和中晚期妊娠的孕婦等,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治療的藥物。
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隻需要準備對症治療的藥物,也就是退熱、緩解呼吸道症狀的藥物。
其實甲流作為一個自限性疾病,患者在家休息、多喝水,完全是可以緩解的。但是如果病程超過5天,或者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甲流需要吃什麼藥
由于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适的藥物。
般人群: 可對症服用退熱、止咳等藥物治療;
重症高危人群和病情較重時: 應及時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進行抗病毒治療,如奧司他韋(oseltamivir)用藥劑量為每天75 mg,療程5天。開始給藥時間應盡可能在發病 48 小時以内(以 36 小時内為最佳)不需等待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即應開始抗病毒治療。
細菌感染時:如合并細菌感染可使用抗菌素治療。
前驅症狀
少數病例最初類似普通感冒,表現為鼻塞、流涕、咽痛。大多感染者的首發症狀僅是發熱,起病很急,幾個小時就可以達到 38°C,同時伴有咽痛、流鼻涕、咳嗽,頭痛、全身乏力。
典型症狀
感染病毒後的第 1~4天,此時病毒在體内引起的炎症反應最為“嚣張”,表現為持續高熱、肌肉酸痛、頭痛.咽痛、咳嗽等。
一般持續 3~5 天,随後症狀逐漸緩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