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節日的時候,是非常注重儀式感的,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洋氣的節日,例如說情人節,感恩節,這些節日人們都非常的注重一些活動的舉辦,但是像中國傳統的臘八節來看,要想能夠在節日的時候過的充分,就需要多花一些時間。
寓意恩澤庇佑
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要進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一年來的恩澤庇佑,并祈求來年繼續施恩。古時幹物稱臘。到年終十二月祭神時,蔬菜水果谷物等全都變成幹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幹物。後來供品由原來的各種幹物,逐漸演變成臘八粥。
以求神靈保佑
臘八節大家一定要吃臘八粥,不單有過節的氣氛而且對身體也非常的好;臘八粥是冬季養生的一道非常棒的食材,祭祀完後,鄰裡鄉親,親戚朋友之間,有互相贈送臘八粥的習俗。你家送過來,我家送過去,送的人要客氣地說是請對方嘗嘗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興地道謝。也許這家的臘八粥中多得是豆類,也許那家的臘八粥中多的是谷類,這家是甜的,那家是鹹的,就在互相品嘗臘八粥的過程中,一起分享收獲後的喜悅,加深親友間的感情。
象征積福惜福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一種節日食俗。據說,福壽粥最初源于杭州天甯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飯曬幹,臘八時将這一年的幹剩飯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說吃了可以增福增壽。後來,很多寺廟也在臘八節這天将臘八粥贈予信衆,稱之為福壽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