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星球,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太陽,但很多人卻對太陽是恒星還是行星不清楚,那麼我們便了解一下太陽是恒星還是行星?太陽是什麼顔色?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
太陽是屬于恒星的範疇。因為太陽内部的引力足以凝聚氫物質,恒星是指自身能夠産生光和熱的星體,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且質量達到點燃氫物質的要求從而轉化能量,使自己發光。而行星是指能夠圍繞着某個發光發熱的恒星運轉但它本身并不會産生光和熱的星體,它的質量相對來說較小,且不會産生核聚變。太陽是銀河系中一顆單恒星,黃矮星,帶行星系統的恒星。在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圍繞它來運轉,所以我們常說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它們距離太陽遠近,太陽屬于黃矮星,屬于主序星範疇,大約還會在主序星行列中待50億年左右。
太陽是是藍綠色的。太陽是藍綠色的恒星,它的峰值波長位于光譜的藍色和綠色之間。這個事實尤為重要,因為恒星的溫度是與它發射出的光的主要波長顔色有光。太陽表面溫度大約是5800K,光波長大約為500納米,為藍綠色。但由于人眼觀測的因素,太陽看起來的顔色更傾向于淡黃白色。盡管很多人稱恒星看起來像綠色的,實際上大多數觀測者并沒有觀測到恒星呈現綠色,除了使用的望遠鏡産生的光學效應,或者個人視覺和對比度導緻的偏差。恒星會釋放出光譜( “彩虹” )的顔色,包括綠色。一種顔色在整個輻射中占主導地位,并且它位于恒星發出光的波長範圍以内,綠色和其它顔色相混合時,恒星會顯示出白色。對于恒星而言,一般呈現的顔色按溫度從低到高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白色和藍色。所以從人眼觀測角度說,并不存在綠色恒星。
11月11日早間,網友上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廈門初升的太陽發出綠光。視頻中,太陽邊緣模糊出現綠色光線,分外壯麗罕見。此前,國内多地也曾出現過此種“太陽綠光”,這也并非是天氣異相。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綠閃是太陽光折射現象,常出現在日落,當紅橙黃光落入地平線後,波長較長的綠光就被看到,從而形成綠閃,是一種罕見的大氣光學現象。綠閃往往發生在太陽西沉,恰好從地面消失的時候,有時太陽頂端邊緣還會發出一抹綠光,持續時間通常不到1秒,僅少數可238-87續數秒之久,故謂之“綠閃”。現在僅知在地勢低平、遼闊的地方,如海邊或大草原上,天氣非常晴朗,一直到地平線上都沒有雲的蹤影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見到綠閃。
火星不是太陽。太陽是一個恒星,而火星隻是一個行星。火星是太陽系由内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于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火星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在接受太陽照射的地方,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将近160攝氏度。這對火星的氣候産生巨大的影響。火星上的平均溫度大約為218K(開爾文,溫度單位,即從絕對零度-273.15℃開始的攝氏度)(-55℃,-6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