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火藥發明以前,人們用燃燒竹節的方式來制造響聲,由于竹子的腔内是空心,竹節放在火堆裡加熱以後,竹腔内的空氣受熱會膨脹,導緻竹子爆裂,從而發出霹靂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人過新年的時候,就開始放爆竹了,如《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雞鳴以後,人們在庭院前放爆竹,放爆竹的目的是驅趕“野鬼”。
2、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其實不是因為發明了火藥,才有了鞭炮,爆竹是鞭炮直接的起源,火藥發明以後,隻不過是爆竹的燃燒方式發生了改變而已。
3、宋代以後,人們用新近批量生産的黑火藥裝進紙筒或竹筒,制成的炮仗和煙火更是與現代煙火已經沒有本質區别。剛實行“禁放”的一些城市,很多人還真不習慣,偷偷摸摸的放,有的人為此還想了不少辦法,比如舉家開車到鄉下去放鞭炮。其實,文化是人創造的,文化形式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既然不準放,對于心中的留戀您就得從方式上想點轍。有的人就比較聰明,弄盤錄音帶放放——聽鞭炮聲,或用踩小氣球聲當鞭炮,有的幹脆買幾串工藝品鞭炮挂在客廳裡看鞭炮、想鞭炮┄┄不但安全又一點兒不影響情緒,還給家裡另添了幾分喜慶呢!前些年我國大部分城市均實行“禁放”,利弊各有。近年以北京為首的多數城市由堵變疏,由“禁放”改為“限放”,既允許老百姓放又加強管理防止傷害,爆竹重回春節,大衆無不拍手稱好,這确實是一種以人為本和實事求是的回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