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
如何獲取高學分成為不少學生關心的話題。
近日,
一則“涮着火鍋就把學分修了”
的消息在各大高校中傳開...
在網上流傳的幾組照片中,
十幾個同學戴着圍裙圍在烹饪老師身邊。
而這不是烹饪學校的課堂,
而是西南交通大學的公修課。
5月29日,記者來到西南交通大學實地探訪,
該校餘洋洲老師向記者确認,
今年開始,學校開設了飲食教育課程《食話食說》,
同學們的确涮着火鍋就能修學分。
“不僅火鍋,麻婆豆腐、紅燒肉、糖醋排骨這些菜都能修學分。”
餘洋洲老師介紹,
目前這門公修課程很火爆,
雖然已經停止選課,
仍有不少學生前來詢問是否能加入進來或者旁聽。
課程配備10名老師,每周教學生1至2道經典菜肴
走進學校飲食服務中心,隻見一個長方形的操作台上,鍋碗瓢盆整齊地放在上面,油、鹽、醬、醋、料酒等常用調味品應有盡有。
該飲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裡幾個月前還是一個食堂,考慮到這門課程的需要,飲食服務中心将食堂一部分隔斷,并重新裝修、購買嶄新的廚具,花了近40天時間完成了這個專業教學場地。
“我們的教室借鑒了專業教學布局,采用全電磁爐避免授課中的噪音源及熱源。”
課程班主任餘洋洲老師介紹。與此同時,操作教室裡還安裝了兩台中央空調。
“我們在教務系統發布選這門公修課後,很多同學們都前來詢問、報名。”
餘洋洲說,由于這門課程最終定下來的時間是3月份,那個時候大部分同學已經選取了自己的公修課而錯過了選取機會,盡管如此,《食話食說》課程依然很受同學們青睐。
“考慮到我們是第一次開課,最終我們選了15個學生。”
西南交通大學後勤與基建管理處黨委書記陳興蓮介紹,《食話食說》這門素質教育課程經過了充分的校内外調研,并總結長期以來服務育人工作經驗才正式決定開設。
為了讓這門課程更專業,特别配備了10名專業老師,由主教 班主任 助教的形式開課。
“我們的主教是國家級烹饪大師,助教有8人,每節課有2位助教協助主教講課、指導學生實際操作1至2道經典菜肴。”
記者了解到,這些助教都是學校食堂的經理或廚師長,他們大部分都有超過20年的烹饪經驗。
據了解,這門課程一共2個學分,共32個學時,每次4個學時。在8周的時間裡,同學們不僅能學到川菜文化的理論知識,還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制作麻婆豆腐、水煮肉片、魚香茄餅、回鍋肉等經典菜肴。
如何給學生的作品打分?對于這個大家關注的話題,餘洋洲老師介紹,同學們的課程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20%、心得體會40%、産品展示40%。
“在産品展示那裡,由主教老師打分。”
作為主教老師,羅恒老師說,最後一堂課需要同學們展示自己的作品,他會根據菜品色、香、味、形綜合打分。
“考慮到同學們都是初級學員,在考核上會适當放寬。”
做成功了最想給媽媽和女朋友吃
當天的飲食教學課程,同學們主要學習制作酸菜魚和魚香茄餅。來自大二材料科學與工程的賀鑫源,在上一周制作麻婆豆腐的過程中,因嘗試了三次才制作成功被身邊同學記住。提前這件事,他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周我第一次把豆瓣醬炒糊了,第二次水倒多了,第三次才勉強過關。”
這一次為了不讓故事重演,當老師在講酸菜魚制作要點的時候,他認真記下每個細節。
“這次不能像上次那樣了,我還是有實力的。”
賀鑫源介紹,他來自河南,平時在家隻會做炒土豆。來四川後,對川菜很敢興趣,當得知能親自來體驗川菜制作流程時,他毫不猶豫地選了這門課。經過“麻婆豆腐”事件後,他表示希望能真正學會麻婆豆腐的做法,以後将學到的菜做給媽媽和女朋友品嘗。
“一次比一次好!”
羅恒老師說,同學們和上次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上次來的時候同學們對火候、調味掌握得不太好,這次發現同學們的領悟力很強,上節課講的同學們都還記得。
其實,除了這門《食話食說》課外,
西南交通大學已經嘗試了不少特色課。
據了解,
去年西南交通大學開設了“手的學習”這門課程,
同學們不僅能用廢舊物品做手工藝,
還能體驗木工、激動打印等課程。
其他高校“網紅”選修課也出現不少。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開設“種田課”,
所有學生都要親自下地種田,否則無法畢業;
廈門大學開設了國内首堂戶外“攀樹課”;
北京大學開設場場爆滿的《電子遊戲通論》課。
已經畢業的老阿姨,
真是羨慕各位大學生朋友呢!
來源:封面新聞(thecovercn)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