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讀書君
她曾被稱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第一美人。然而,她的人生又是坎坷的,充滿了挫折,她的生命更是短暫的,猶如昙花一現。
“阿詩瑪”瘋了,住在上海精神病院裡。
1981年,人們見到她的時候,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隻見她臉色蠟黃,神情呆滞,體态變形,護士說恐怕很難再恢複了。
上個世紀60年代,締造了許多冉冉升起的影星,其中楊麗坤就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
楊麗坤接連在《五朵金花》、《阿詩瑪》中擔任主角,并憑借着長相甜美的外表以及出衆的身材和表演能力,一舉成名,收獲了海内外數億影迷的追捧和喜愛。光是《五朵金花》就先後輸往46個國家和地區放映,創下了當時中國電影在海外發行的最高紀錄。
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行的第二屆亞非電影節上,楊麗坤獲最佳女主角銀鷹獎,埃及總統納塞爾點名請楊麗坤必須親自前往埃及領獎。
然而,十年動亂結束,當一個個明星重新登上舞台時,卻唯獨沒有楊麗坤。1970年楊麗坤病情加重,1972年8月被轉到湖南郴州精神病院治療。出演兩部電影成全民偶像,卻在最美好的年華時代被逼瘋了,被折磨到變形,讓人感慨。
01 從窮苦小女孩到舉世聞名的“彜族女神” 楊麗坤,彜族人,1942年出生在雲南普洱磨黑鎮。
和絕大多數農村的孩子一樣,楊麗坤的童年并不快樂。由于家中兄弟姐妹有11個之多,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楊麗坤出生時,并沒有給家裡帶來太多的喜悅,反而增添了不少的負擔。
為了拉扯孩子,養家糊口,她的母親每天得拼命幹活,種地,做家務,由于操勞過度,在楊麗坤四五歲的時候就不幸病逝了,這更是讓這一大家子人雪上加霜,不得已,剛上小學的楊麗坤隻能辍學。
為了維持生計,辍學在家小小年紀的楊麗坤,隻能學着大人的模樣,用瘦弱的身軀扛起家庭的重任,學着種地、挖紅薯、野菜,喂雞鴨……由于長期營養不良,導緻她到了八九歲的時候,個頭還像個小孩子的模樣。
時間一晃就是幾年,在數年來的時間裡,小麗坤從來沒有享受過父母的疼愛,也從未吃過一頓有肉的飽飯。直到了十歲時,早已遠嫁昆明的大姐楊芹回娘家探親,看到瘦弱不堪,灰頭灰臉的楊麗坤時,心疼不已。因為自己無能為力,為了幫助家裡減輕負擔,決定将楊麗坤送往同在昆明住在省委大院裡的二姐家生活。
早晨,在磨黑通往昆明的茶馬古道上,馬幫隊伍在緩緩地前進着,而馬背上除了清一色的馱鹽、茶等物品,還馱着一個10歲的小女孩。趕了9天的路後,楊麗坤終于來到了省城。
二姐家境稍好一些,二姐原任邊縱工隊學生隊隊長,二姐夫任邊縱副政委。幹部家庭對楊麗坤很疼愛,給其添置新衣裳,為她聯系當地的學校,讓她再次能夠繼續念書。
也是生活在這樣的幹部家庭裡,楊麗坤能夠看到許多私人藏書,在幾年的時間裡,她閱讀了《傲慢與偏見》、《父與子》、《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等一系列的世界經典名著,大大提升了知識水平。在二姐家生活,再也不用挨餓受凍,營養也跟上了,個子越長越高,眼睛水靈靈的。
12歲的那年,村裡有歌舞演出,二姐帶着小麗坤去看熱鬧,也讓她開了眼界,長了見識,這是她第一次接觸歌舞。也是那一次偶爾的機遇,改變了她日後的人生軌迹。在那次看演出的過程中,她遇到了省歌舞團團長胡宗林。
長相端正,身材修長秀氣,胡宗林對楊麗坤的形象眼前一亮,認定她是一個好苗子,在與其溝通之後,将其選入到了省歌舞團訓練。自此,楊麗坤進入到了省歌舞團,并先後參加了《十大姐》、《采茶》等團裡的歌舞表演。
對于一個常年生活在泥土裡的貧困少女來說,這是她人生難能可貴的少有的機會,她必須抓住。她渴望着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她渴望成為一個萬人矚目的成功的表演藝術者。
為此,她拼命訓練,反複打磨完善自己的舞台功力。來到歌舞團之後,楊麗坤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她的性格也變得更加開朗了,在長期的訓練下,體形也變得更加得高挑纖秀。
1955年,楊麗坤成為了獨舞演員,她的舞姿充滿了優美靈動性。她表演的獨舞《春江花月夜》受到了大衆的一緻贊美,她用婀娜溫婉的舞步,穩健的表演,形象地将舞蹈的美表達了出來,這是她的藝術魅力所在。
憑借着自身的努力,1957年,楊麗坤獲得了出國訪問的機會,随着中緬友好訪問團前往緬甸聯邦參加藝術交流和參觀,并再次打開了人生的眼界,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得到了提升。
02“阿詩瑪”的成名與“隐落” 1959年初,家季康和公浦趕寫劇本的同時,長春電影制片廠決定拍攝彩色故事片《五朵金花》,作為國慶獻禮片,這是一部反映雲南人民熱情生活的輕喜劇。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導演王家乙一邊在雲南尋找适宜的拍攝外景,一邊在物色演員。
作為雲南人,又恰好是雲南歌舞團的演員,更是處于風華正茂的年紀,長得甜美可人,17歲的楊麗坤很快就被電影制片廠導演王家乙相中,選入到了《五朵金花》的劇組。
初次見到楊麗坤,導演王家乙就第一眼就從人群中認出了這個楚楚動人的女孩,她笑靥如花,美麗淳樸,是主角的不二人選。
楊麗坤在《五朵金花》中扮演公社副社長金花,這是一個長得美麗動人,事業心強的女人形象,楊麗坤第一次的熒幕表演,就形象地将角色演活了,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每個動作演繹都非常到位,這次的電影首秀讓她成為了五朵金花中最出彩搶眼的“金花”。
電影公映後,楊麗坤這個名字走進了千家萬戶。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行的第二屆亞非電影節上,《五朵金花》大獲榮譽,楊麗坤也憑借着出在這之後,《五朵金花》先後在五十多個國家上映,一度打破了我國國産影片在海外發行的記錄。
如果說《五朵金花》是楊麗坤的成名作,那麼《阿詩瑪》則是楊麗坤的巅峰之作。
1964年,由長詩改編而成的電影《阿詩瑪》被搬上銀幕。《阿詩瑪》講述了美麗的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錢權勢,勇于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故事。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導演劉瓊特意來到了雲南省歌舞團物色演員,而阿詩瑪的人選很自然就落在了楊麗坤的身上。
《阿詩瑪》中有許多的歌舞場景拍攝,對楊麗坤來說,是再擅長不過的事情,歌舞是她的強項。為了演好角色,楊麗坤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努力學習普通話。
《阿詩瑪》在經曆了3年的拍攝後,終于殺青。然而,電影拍完沒多久,就被送入了“冷宮”,楊麗坤也因此而患上了精神病。
加上戀愛問題讓她飽受精神刺激,導緻精神失常,即便治療也一直未得到好轉,最後被轉入到了精神病醫院,從此息影。
她時常坐在院裡看看着老梅樹發呆,雖然常帶着微笑,卻很少和人講話。全院子裡的人暗裡都知道,她是個瘋子,不吃藥的時候很吓人,所以都盡量不去招惹她。
幸運的是,在患病期間,楊麗坤迎來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愛情。1974年,她與礦工影迷唐鳳樓相識相戀走到了一起,并結了婚。唐鳳樓愛她,并不介意她的精神問題,他願意陪伴她一起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幫助她走出困境。
也許是上天垂憐,兩人婚後生育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并一直過着平靜的生活。
03“阿詩瑪”的苦難人生與愛情 唐鳳樓1943年出生,上海人,1970年畢業于上海外語學院,算起來比楊麗坤要小一歲。畢業後被分配到廣東離韶關市五十多公裡的凡口鉛鋅礦場上班,是一個普通的采礦工人,在陡峭的山腰上打鑽、放炮,開采石頭,就連其自己都自歎前途渺茫。
誰曾想到,一個普通的采礦工人會與紅極一時的影壇女星有交織?甚至結婚生子。
唐鳳樓是楊麗坤的粉絲,兩人還未結識之前,唐鳳樓就已經偷偷喜歡着這個已經火遍全國的美麗女孩楊麗坤。
雖然是工人,但也算是個小知識分子,因為能寫能畫,唐鳳樓工作不久後被借調到了采礦政工組,籌備一個階級教育展覽館。也是在此,認識了陳澤濤,兩人見面沒多久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正是在陳澤濤的友誼之下,楊麗坤被引進了他的生活。
初次見到楊麗坤時,唐鳳樓沒有看到往日裡人們描述的關于她的各種美好,隻見到的是臉色蠟黃,神情呆滞。當時的楊麗坤在病魔的折磨下,美麗動人的外貌早已不複存在。
不過,她是那麼的真誠和善良。一對“淪落人”在接觸中聊了許多,從事業到為人處事種種,楊麗坤十分關切唐鳳樓的事業,給了他不少的建議和囑咐,唐鳳樓被眼前這位善良、溫柔的女子深深感動。
最終,在愛與責任感的驅使下,他決定要将自己的生命和這位飽受厄運折磨的姑娘融合到一起,同患難,共存亡,永不分離。
1973年5月,唐鳳樓鼓足了勇氣,毅然決定和楊麗坤結婚。兩人的婚禮,在一間簡陋的小房子裡進行,沒有擺酒席,也沒有請客,隻是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了一頓晚飯。洞房花燭夜之時,唐鳳樓深情地看着眼前的新婚妻子,滿眼憐愛地安慰道“你身體不好,日後的家務活我多做一些……”
婚後不久,楊麗坤生下了一對男娃雙胞胎。由于精神病的原因,楊麗坤沒有辦法照顧孩子,重任全都落在了唐鳳樓的身上。
楊麗坤時而犯病,甚至還出現了嚴重的“幻聽”症狀,發作起來什麼人都不認得,行為特完全受“幻聽”的支配控制。為了幫助楊麗坤治病,唐鳳樓翻閱了大量的有關于精神病的書籍資料。
為了養家糊口,唐鳳樓從工廠辭職之後,幹過許多的工作,又做過翻譯、下過農田……在人生最煎熬的時候,他還曾到處問朋友借錢,隻為了給楊麗坤看病買藥,想讓楊麗坤和孩子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楊麗坤偶爾清醒過來的時候,會感到愧疚落淚,她恨自己,恨自己拖累了唐鳳樓。不過,縱使經曆了諸多的磨難,唐鳳樓依舊陪伴在其身邊,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
04永遠的“金花”,長眠于金寶山 《阿詩瑪》拍攝完成後,于1964年曾在小範圍内放映,後來被打入“冷宮”,直到了1979年元旦才得重新在全國公映。遺憾的是,在楊麗坤精神失常前,都未曾看過自己主演的這部影視。
之後,随着楊麗坤的“發瘋”,相貌走樣,風華不再,結婚生子,楊麗坤似乎已經被人遺忘。直到多年後,楊麗坤才得以恢複“正名”。
雖然她很懷念家鄉雲南,但是卻不願意再回到當初那個傷心之地,而一直定居在上海,直到她病逝時,都沒有再回過雲南。
2000年7月21日,楊麗坤因突發性腦梗在上海家中病逝,享年58歲。當時,正在上班的唐鳳樓,聽到了消息後發瘋似的跑到醫院,最後隻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妻子身體冰冷冷的,早已沒有了呼吸。
楊麗坤病逝後,唐鳳樓曾一度精神萎靡,悲痛欲絕,但是還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日子還要繼續下去,他隻能強撐,慢慢走出悲痛的陰霾。
如今,唐鳳樓已經成為了一個出色的商人,是數家公司的老總。雖然期間有不少人向他介紹對象,但是他都一一婉拒了,在他的内心深處,依舊住着曾經那個深愛的姑娘“阿詩瑪”。
他的兩個兒子,被先後送出國留學,後來回國跟着父親一塊經商做生意,将公司擴大了如今的十幾家。
為了紀念去世的妻子,唐鳳樓還特意在雲南注冊了一家茶葉公司,以“阿詩瑪”命名,其感情真摯而感人。
2001年1月15日,楊麗坤的一半骨灰被送回了雲南,長眠于在昆明金寶山藝術園林,那是一個面對五百裡的滇池,背靠西山睡美人,依山傍水,風景秀美的“風水寶地”。
闊别家鄉二十多年的“阿詩瑪”終于重新回到了雲南的土地上,那天,有上萬群衆前往泣别“阿詩瑪”,場面十分壯觀動人。
自此,她的骨灰,一半在上海,一半在昆明。她的墓碑,一座在上海,一座在昆明。
她曾經主演過《五朵金花》和《阿詩瑪》兩部電影,成為了後人銘記的經典,而她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人物追憶,她的美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
參考資料:
(1)沈永興編著,三百名人婚戀錄,廣州出版社
(2)1982年《廣州文藝》第一期
(3)楊克偉,金悅著,雲南百位曆史名人傳記叢書永遠的阿詩瑪楊麗坤,雲南人民出版社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内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