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五玥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做什麼事情不要怕,拿出自己的行動直接做,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每當拿到一個劇本的時候,沒有真正排練過,直接去發揮,誰都會犯怵,人都有舒适圈,跳到一個陌生領域,肯定會心聲膽怯,不知道該怎麼辦?
有的人拿到劇本會消化消化,變成自己的。但是大部分人因噎廢食,強行安利,拿來主義。編劇寫的什麼都變成自己的,旁邊任何人的意見都會聽進去一部分,顧名思義的學習,别人意見越積壓越多,最終會忘本,結果自然本末倒置。演什麼不像什麼,越演越痛苦,緊張下的情緒表演,結果肯定差強人意。
其實很多時候,看别人演一場戲很自然,很簡單?到了自己腳下,總會不自覺的退後,總感覺不是自己要的感覺,根據近幾日觀察,簡單說幾點給大家一個參考和建議?
如何去塑造一個角色?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理解一個角色。尤其當拿到一個陌生的角色,而且這個角色可能别人也演過,甚至角色超出了我們所處的時代,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挫敗感油然而生,不嚴重的心裡負擔也會加大。不是第一次表演的人會這樣? 專業演員和老戲骨也會有壓力和負擔,他們又是如何調整和理解一個角色的?
演員靳東在2021年後拿到《理想照耀中國》劇本時候其實心裡一點底兒也沒有,也不确定能不能把他演好? 甚至有“抗拒”“掙紮”和恐慌。昨天去看了剛剛上映的電視劇,靳東演的真心到位,表情動作都一氣呵成,而且年代感和代入感很強,不會讓你在觀看的時候聯想到其他角色,比如《僞裝者》中的大哥。
首先時間緊,任務重。拿到劇本的靳東,對演陳望道一角的人物資料并豐富,這讓演員無法具體“感知”。演員無法真正去體驗那個時代,與當時的人和事交流。靳東首先跟制片人、導演、編劇見面深入交流,參觀陳望道的故居,與陳望道的兒子兒媳交談,了解其生前的生活習慣,獲取陳望道的手稿、照片,這些都成了一個劇情和人物立起來的基礎。
所以,塑造一個角色肯定需要下苦功夫,盡力收集資料,全心理解劇情關系和内容。首先應該理解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角色和其他人有是什麼關系?演戲肯定是對手戲,所以你要先理解你跟誰演,然後再去考究用什麼動作、神情、語态。跟什麼人說什麼話很重要,看對手說話是基本功,也是表演最難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我們都想盡量快一點把自己的戲份丢出去,而沒有在演的過程中觀察對手的變化,自己設想的跟實際的肯定有出入,所以學會時刻調整狀态就至關重要了。
如何很快的進入一個角色? 一個演員進入一個戲、角色裡面的過程都很難,一方面是演的少,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怕自己演不好。我們拿到劇本和拍攝節奏變得比較快的情況下,内心深處其實是恐慌的。
面對一個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還要去做,而且還要努力把他做好,這是最難的,可能很難去找一個突破口。
每個人從抗拒到最終成型都需要經曆一個掙紮的過程,而這個掙紮的過程,有的人會不由自主的去找資料、詢問别人等。有的人就會退縮,心裡埋下放棄的種子,肯定是演不好的。看似是自己的壓力,是太在乎結果了,想的多,怕自己演不好失敗。如果你不去争取,你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遇到任何角色,都要争取,敢于嘗試。
我們要知道根源在哪裡?你一直跟别人在比較,跟原角色在比較,比較不過了,就覺得不咋地了,不行了。我們要有一種反脆弱的能力,盡快吸收好的對的東西,不是自我否定,我們要跟自己比較,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狀态最好,什麼情況下演的更自然。努力争取去演,去試,去嘗試,去摔到,摔一次兩次就站起來了,三次四次你就堅強了,五次六次就不怕了,七次八次你再也不會摔了。我們要珍惜每一次機會,每一次。
要去想自己如何把人物勾勒出來,我們不能拿到一個劇本就去拍,需要做的功課有很多。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拿到手裡的劇本? 雖然我們拿到一個角色,很難去勾勒出那個角色的情緒動作,因為表演别人多少存在悖論,雖然我們跟角色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但是我們當下處在一個信息化碎片化的時代,一個碎片化的時代,你會發現人的還是會傳承人類共有的很多東西,很多情緒和動作都是相同,學會觸類旁通,角色是死的,人是活的。
這個時代,劇本很便捷的被到一張紙上,劇本需要寫意,而很難寫形。寫的不清楚,拿到劇本不明所以,寫的太詳細就成負擔了,一種另類的枷鎖。但是表演是落到實處的東西,因為拍攝還是要基于“事實”,真實性必須落到實處。
對于台詞無法演的戲份,現在更強調你内心對角色的理解“滿不滿”。如果内心沒有支撐,無法與角色達成共情,很難做到去感受。其實表演很多是感覺的東西,也是很難用語言表達的一種東西,所以你做的所有前期工作,沒有無用功一說,如果内心沒有支撐,感情不滿是沒辦法做到的。
表演更多是一個想象的工作,你隻有努力的去想那個角色,那個場景,才能安心感受他。
在這個快節奏的短視頻時代,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專注,當演員尤其是這樣,因為你一表演,周遭就有攝影、道具、場地使用等……所以從技術層面來講,我覺得需要專注,因為就算你百分百專注也不一定能進入到那個情景角色中去。
人不需要太多的表演手段,從我們從下學進入社會開始,逐漸積累的社會經驗都是我們的表演經驗,慢慢學會過度,不太在意表演形式和演技,越多的情感放心裡,學會由内而外的去表達,去呈現,這才是我們值得好好反思和學習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