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江有汜sì
江有汜,之子歸,
不我以。
不我以,其後也悔。
江有渚zhǔ,之子歸,
不我與。
不我與,其後也處chǔ。
江有沱tuó,之子歸,
不我過。
不我過,其嘯也歌。
1. 汜sì:從主流分流出來再彙合進主流的支流。
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小洲。
沱tuó:長江支流的通稱。
2. 之子:一說是女子對丈夫的稱呼。這位女子很可能是商人婦,住在江沱處,丈夫後來乘着水流離開,将她遺棄了。
一說是這位棄婦對丈夫新娶女子的稱呼。詩經中“之子”與“歸”同用時,一般是表示女子出嫁,所以個人更傾向于這種理解。江水有支流,女子觸景生情,感覺好比丈夫有新歡,意境上似乎也更契合些。
3. 不我以:倒文,即不以我。以,用。就是說,用不上我了。
不我與:倒文,即不與我。與,同。就是說,不與我相交,不同我在一處了。
不我過:倒文,即不過我。過,至。就是說,不找我,不到我這裡來了。
4. 處chǔ:憂愁。
*這個字本身沒有憂愁的意思,找來找去,解為憂愁,也有依據——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處’假借為‘癙shǔ’,實為‘鼠’。”而鼠,有憂的意思。鼠竟然還有憂的意思,也是新鮮。還有例證:後面《詩經·小雅·雨無正》有一句“鼠思泣血”,鼠思就是憂思。
5. 嘯:撮口作聲,吹口哨。
嘯歌:号哭。聞一多《詩經通義》:“嘯歌者,即号哭。謂哭而有言,其言又有節調也。”
随感:
江中水鳥,美好令人心生向往;江水寬廣無邊,對面遊女不可求令人惆怅;滾滾東去的流水,又常使人感慨光陰的一去不回;到了這裡,縱橫交錯的支流,也能讓人生出新人于歸的哀愁。
總之,江是個好地方,令人敏銳、多感,還是唐朝的崔颢一語精辟,囊括千古——“煙波江上使人愁”啊!
讀書筆記參考資料來源:
[1]程俊英譯注,《詩經譯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0
[2]駱玉明解注,細井徇撰繪,《詩經》微信讀書電子版,果麥文化,三秦出版社,2017-12
[3]王力、岑麒祥、林焘等編著,《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聲明:
1.本文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正版圖庫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2.本文個人原創,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