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9-11 22:17:17

  12月22日,“中山大學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藝術學院分論壇暨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在中山大學梁銶琚堂舉行。

  音樂會開場前,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揭幕儀式。

  來自海内外的藝術學科知名專家和優秀青年藝術家助陣音樂會,歌唱家戴玉強、蔣大為、金婷婷、張海慶,指揮家李心草,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琵琶演奏家馬琳,以及中山大學合唱團同學們等的精彩演繹,更是讓觀衆大飽耳福。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1)

  對于中山大學這所綜合性大學開設藝術學院,“大咖”們紛紛看好,并預祝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早日成為世界一流的藝術學院。戴玉強就表示:“每個人都應接受藝術教育。中大藝術學院一方面培養藝術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會帶動每個中大學子都熱愛、懂得、學習藝術,帶動整個學校的藝術教育,讓走出去的每個大學生都風度翩翩,氣質優雅,同時在自己的領域都很優秀。”

  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揭幕,奏響藝術教育新篇章

  中山大學是有着一百多年辦學傳統的現代綜合性大學,在藝術領域也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底蘊。為了傳承藝術傳統,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今年正式成立了中山大學藝術學院,緻力于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藝術學院和藝術學科。

  藝術學院緻力于培養具有深厚學術基礎、開闊跨學科視野、出衆創意能力、引領藝術未來的專門人才。藝術學院學科方向涉及五個一級學科,即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設置了藝術碩士專業學位點,将于2019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學院正面向全球推進高水平師資的引進,重點加強對藝術學理研究及音樂表演人才的引育,加強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

  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當晚,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副校長王雪華以及藝術學院書記吳曉楓與蔣大為、戴玉強、李心草、朱亦兵、金婷婷等藝術家和中央音樂學院劉小龍教授、廣東省音協副主席何平教授共同為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揭幕。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2)

  在随後的開幕緻辭中,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3)

  “經過數代學人的努力積澱,中山大學形成了底蘊内涵深厚、發展勢頭強勁、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科、工科和醫科,共同構成綜合性研究型學科專業環境,為藝術學科和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學術土壤和開闊的專業空間。學校将緻力于建設世界一流藝術學院和學科,打造藝術人才培養、藝術創作與藝術研究的重要高地,培養具有深厚學術基礎、開闊跨學科視野、出衆創意能力、引領藝術未來的專業藝術人才。

  “今天,衆多藝術學科知名專家、優秀青年藝術家齊聚一堂,共同開啟我校藝術學科建設的新征程,奏響我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樂章,譜寫我校藝術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戴玉強在緻辭中表示:“我以音樂的名義又站在了這個舞台上”。原來,15年前,他就來這裡做過講座,去年也在這裡和愛好歌唱的師生共同探讨藝術。“這是中大藝術學院成立的第一場音樂會。我預祝中大藝術學院早日成為世界一流的藝術學院。這是有傳統的,著名的馬思聰都曾在此任教。即将在此任教的,可能還有戴玉強、蔣大為、朱亦兵……”

  戴玉強認為現在的藝術教育不是很樂觀:

  “很多大學都開音樂學院、藝術學院,都往藝術家的路上培養,這個路子不可取。每個人都應接受藝術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有天賦的,再進行藝術家的培養和教育。音樂是打開世界、打開自然科學的鑰匙。藝術學院将帶動整個學校的藝術教育,讓走出去的每個大學生都風度翩翩,氣質優雅,同時在自己的領域都很優秀。”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4)

  音樂會圓滿成功,戴玉強蔣大為等“大咖”傾力助陣

  随後,音樂會正式開啟。首先登上舞台的是成立于2004年的中山大學東校區合唱團,它是中山大學藝術教育的一張名片,合唱團由來自各院系的近百名非音樂專業的學生組成。在藝術學院鄭理老師的指揮下,合唱團帶來了一首具有西域風情的無伴奏混聲八部合唱《玉門關》。這部取材自王之渙《涼州詞》的作品,全景描繪了大唐的西域風貌,讓現場觀衆聽得如此如醉,仿佛穿越到了唐朝。一曲終了,觀衆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合唱《蒲公英》、男中音獨唱《快給大忙人讓路》、鋼琴獨奏《被遺忘的旋律》、中提琴獨奏《華彩》、男高音獨唱《啊!多麼快樂的一天》、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三重奏《邂逅》、竹笛獨奏《幽蘭逢春》等精彩節目一一上演,來自海内外的優秀青年藝術家包括男中音歌唱家張海慶、中國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馬琳、指揮家馬旭、旅美鋼琴博士蘇瑩瑩、旅美中提琴演奏家彭奧、美國密蘇裡大學堪薩斯城分校音樂學院聲樂博士邵新、中國首位竹笛表演藝術博士楊偉傑、旅美男中音歌唱家張源、青年鋼琴演奏家虞璇等人,為觀衆帶來了精湛的表演。

  而多位音樂界大咖的助陣,更是讓現場觀衆大飽耳福,聽出耳油。

  蔣大為與中大旅遊學院的學生柳醒龍,帶來了一曲二重唱《駿馬奔馳保邊疆》,帶領觀衆重溫經典;朱亦兵獻上了大提琴獨奏《天鵝》,優美的旋律中,仿佛讓人看到了高貴優雅的天鵝在安詳浮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與女高音歌唱家,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金婷婷聯袂帶來了歌劇《茶花女》中最脍炙人口的《飲酒歌》。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6)

  音樂會在合唱《山高水長》中落下帷幕。這首中山大學第二校歌、中山大學校友之歌,由著名指揮家李心草指揮。演出前,李心草在後台對中山大學東校區合唱團,從氣息、速度、力度等方面進行了20多分鐘的指導。李心草對學生們的評價是“反應很快,悟性很高。”

  藝術家紛紛說——

  每個人都應該接受美育,千萬别拿藝術當飯吃

  朱亦兵是中國大提琴界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的第一人,在他看來,藝術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從近代發展史來看,有了藝術思維、人性開放,才有了現代文明的發達。我的家人中有兩個院士,他們都熱愛藝術。藝術讓他們擺脫了數字、規矩、尺度的約束,明白所有的知識都是為人類服務的,是唯美的。

  “藝術是豐富人生的一門學問,藝術可以讓人愉悅。想成為最頂尖的科學家,必須向藝術靠攏,必須向愛因斯坦學習。”

  朱亦兵說了一句自認為最難聽的話,他說:“千萬别拿藝術當飯吃。”這是他對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最大的期許。他接着說:“藝術是情懷,是感覺,是追求,你能夠拿情懷當飯吃嗎?靠感覺過日子嗎?拿追求掙錢嗎?”在怎樣選擇導師的問題上,朱亦兵提出了他的真知灼見——“我們要邀請的是靠譜的、純粹的藝術家來當你們的導師。藝術教師應該是人生的導航者。”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7)

  蔣大為認為,“一個好的學校必須有一批好的教員,然後再培養一批好的學生,這個學校就成功了,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給了老師學生們展示的平台,除了展示以外還是很好的提高。”蔣大為說,“這些年輕人的水平都很高,都很優秀。我們就是一代一代的傳承嘛,通過他們的培養,以後會出現更年輕的人才。”

  蔣大為認為,美育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大學生不論學什麼,懂藝術對他們都很有好處:

  “在很多國外大學裡,音樂不是專修,它是副科,各專業的學生都可以選修。音樂會使人有很豐富的想象力,對自己的專業會有幫助。”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8)

  李心草20年前來過中大演出,他相信以後和中山大學藝術學院的合作會越來越密切、頻繁。

  “中大辦藝術學院,力度大,決心也很大,請來了一流的專家和藝術家。這是新生的藝術力量的誕生,給國家的藝術教育添磚加瓦添彩。尤其在珠三角,需要更多的藝術學院的誕生和發展。”

  李心草認為,綜合性大學的藝術學院能給學生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相比藝術熏陶,我們更需要文化熏陶,我在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也對他講不要專注于單門的東西,文化學習很重要,沒有文化的支撐,不能成為藝術家,隻能成為一個匠人。在綜合性藝術學院的文化氛圍中,學生能更全面地去學習和發展。西方很多一流的音樂學院都是坐落在綜合性大學裡。”

  中山大學音樂學院怎麼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9)

  小故事:

  中大學生給朱亦兵畫了一幅動容到永遠的心靈圖畫

  “12年前來到了中大,那時候中大沒有音樂會、也沒有演出場所,但是,我的職責就是播撒音樂。12年前的音樂記憶、情感記憶讓我難忘,當時在場坐了幾百個學生,學生對藝術的熱愛,那個情景至今曆曆在目。”

  這樣的記憶不僅留在心裡,也穿在了身上。朱亦兵向記者展示了他穿的文化衫,背後是當時參加音樂會的中大學生為朱亦兵他們畫的畫。

  “藝術讓我們學會表達自我。那時候,有些大學生連鼓掌都不太會。我當時跟他們說:不開的不是花,不會表達的不是人。所以這幅畫就誕生了,我穿着這幅畫走遍了五湖四海。”

  朱亦兵認為這就是藝術的效應:

  “這是讓我動容到永遠的一副心靈的圖畫。這樣的感動,人生有一兩次,就沒有白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