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養了一頭五歲的公牛,按說,公牛的年齡并不大,但其精神頭卻像十歲的老牛一樣,整天無精打采,一副少氣無力的樣子。
對于公牛的這副精神狀态,老李自然是非常着急,要知道老李可是利用公牛賺錢的呢!這副精神狀态自然賺不了錢。為了改善公牛的精神狀況,老李想盡了一切辦法,比如,加喂精料;再比如,利用各種偏方調理等,但效果均不是很好。
上個月的一天,老李與一位老農聊天,聊着聊着便聊到了自家公牛的身上,當老李向老農傾訴完自家公牛的現狀後,老農開言道:我給你說一個法子,保準能夠改善你家公牛的精神狀況。這個法子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采用牛蒡草飼喂公牛一段時間,公牛的精神狀況一定能夠恢複到常态。
“什麼?飼喂一段時間的牛蒡草就行了?牛蒡草有這種效果嗎?”老李有些疑惑。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公牛吃牛蒡,精神自奔放”。意思就是讓公牛經常吃牛蒡草的話,公牛的精神頭就會十足了呢!
“哦!那麼,這種說法有來曆嗎?”老李問老農。
老農回答:這種說法當然有來曆。如果你想知道這種說法的來曆,你就聽我慢慢講。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位旁姓老農拉着公牛到田地裡耕田,耕了不大一會兒後公牛竟然“罷耕”了。隻見公牛卧在地上,就是用皮鞭抽打都不起來。在無奈的情況下,老農隻好讓公牛卧在地上休息。
趁公牛卧在地上休息的時候,老農也順便打起了盹兒。大約一個多小時後老農被窸窸窣窣的聲音驚醒了。老農睜眼一看,隻見公牛已經掙脫了套具在田地邊上吃一種葉子大而厚,像個大象耳朵一樣的野草。老農唯恐此草有毒,于是,趕緊将公牛牽至田中繼續開始耕田。
這次耕田奇迹出現了。隻見公牛腳下生風,使勁拉犁,一直到了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公牛還沒有出現累的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讓老農好生奇怪,于是,他反複思考牛的力氣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忽然,他想起了公牛吃草的情形,頓時感覺牛的力氣似乎來自于那一種不知名的野草中。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走近田地邊上的野草叢中去觀察這種不知名的野草并且還随手拔出了一棵,誰知這一拔可把他吓了一跳,隻見這種草的草根足有三尺多長,形狀有點像山藥,掰開後發現裡面呈白色,咬一口嘗嘗感覺微黏并帶點土腥味。奇怪的是自己僅僅嘗了一口,就頓覺自己也有了精神。于是,他感覺這種草很特别。
回到家裡後,老農将當天所遇到的情況告訴了兒子,兒子也感覺非常驚奇。因此,兒子特意在第二天采集了一些這種不知名的野草回家喂牛,當牛吃了這種野草後果然精神倍增,兩眼放光。于是,父子倆都覺得這種草是一種“神草”,用來飼喂公牛非常好。但這種草沒有名字可不行,得給它起一個名字。兒子忽然說:這種草是咱們發現的,咱們家姓旁,咱就在旁字上面加個草字頭,就叫“牛蒡”吧!父親一聽感覺非常好。從此以後,父子倆就稱這種野草為牛蒡草了。
老農頓了頓後又說:當然,以上所言僅僅是一種傳說。但從事實上來講,牛蒡确實功效不凡。據稱:牛蒡的含鈣量很高,同時還含有牛蒡甙、淫羊藿甙、脂肪油、甾醇、硫胺素、牛蒡酚、菊糖、纖維素、蛋白質、磷、鐵、胡蘿蔔素等,既可以用來治病,還可以用來養生呢!因此,老一輩養牛人都喜歡經常采用牛蒡草飼喂公牛呢!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就去采集一些牛蒡草回來飼喂一段公牛試試吧!”老李說。
當然,老李還真的利用牛蒡草飼喂了公牛,經過一個多月的飼喂後果然發現公牛精神頭十足了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